不言而喻,当然是能够填饱肚子的东西,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古往今来,哪一个帝王不是为了百姓的一口饱饭而呕心沥血。
只要能够让自己治下的百姓不饿死、少饿死就是少有的千古名君。
杨帆居然说发现了一种新的食物,这怎能不让李世民意外,怎能不让他激动。
虽然心情激荡,但李世民还是小心的求证,问道:“此种食物亩产几何,可否大量食用?”
杨帆微微一笑,昂首挺胸:“此种作物经过某改良之后,亩产最少四十石,此物既可以当作饱腹之用,又可以用于做菜,口感极好且易于储存;此物可以让百姓饱腹,岂不是价同黄金?如今天降瑞祥,特在大喜之日献于陛下,请陛下将之推行天下恩泽百姓……”
牛逼轰轰的解释了一通,正想享受欢呼声的时候,却发现静悄悄一片,暗骂这群老家伙不懂配合。
不过,此时所有人都傻眼了。
要知道这时候的粮食产量一亩只有两石左右,达到三石的都属于极品粮田。
如今杨帆却说亩产四十石的农作物,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小子莫非是傻的么,怎么一直说胡话?
虽然大家对杨帆的话都有些不相信,可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看向了那几个大水缸。
只见李泰冷哼一声,咬牙切齿地喝斥道:“汝一介黄毛小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根本不懂得农耕之事,如何培育出如此高产的粮食?汝可清楚,太极殿乃是帝国重地,岂容汝信口雌黄欺君罔上?”
杨帆有些无语,直接顶了回去:“殿下身份高贵,当然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甚至连上朝都需要下人抬着过来,在事情未明之前又有什么资格指责于某?再说了,是真是假自有陛下定论……”
“汝……”
李泰面红耳赤,指着杨帆说不出话来,气得都快晕了过去。
正所谓揭人不揭短,这棒槌怎么总喜欢揭自己的短?
每次遇到这混蛋,准没什么好事儿。
而且这家伙看起来直愣愣的,偏偏口齿伶俐,每一句话都能活生生把人给气死。
实在太无耻了!
李世民完全不理会李泰的尴尬,也不管众位大臣看戏的目光。
他清楚杨帆的性格,如果是开玩笑,这小子绝对不会如此坚持。
一双虎目精光闪闪,死死盯着几个水缸,沉声问道:“就是水缸中花草一样的植物么?取食何部位?”
杨帆遥手一指:“茎连果,在土里面……”
没错,杨帆水缸种的东西就是后世的马铃薯。
马铃薯自古就有,支撑人类生存数千载,但马铃薯的原产地却是在南美洲。
这种食物是在十几世纪以后才传入的中原,当然这里种的是从系统里兑换出来的。www.jieyidazhiye.com
在后世,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米和玉米,广泛种植于全球。
是各国饮食和烹饪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实马铃薯有很多的名字,各国的叫法也不同。
例如:意大利人叫地豆,法国人叫地萍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
传入中原以后,在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广西叫番鬼慈薯,山西叫山药蛋,东北各省多称土豆。
鉴于名字的混乱,后世的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
不过此时马铃薯在大唐属于新的物种,当然还没有命名。
众目睽睽之下,李世民有些急不可耐想把土给刨起来,不过却被杨帆阻止了。
这让李泰感觉机会又来了,调侃着说道:“忠义伯不会是害怕父皇当面揭穿汝的骗局吧?”
而后得意的笑了起来。
李世民也有些疑惑,虎目紧盯着杨帆,想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杨帆不急不缓地道:“陛下刚才挖的地方有些不对……”
通过杨帆解释,李世民这才清楚,三个大水缸分别种着马铃薯的幼苗、成苗、以及可以收成的马铃薯。
刚刚李世民想刨开的正是幼苗。
如果不解释清楚,等李二陛下刨了个寂寞,八个脑袋都不够砍。
介绍完以后,杨帆洋洋得意的看着李世民。
众人这时也才恍然大悟。
不过还未等李世民动手,却被一名官员应声阻止:“陛下乃万金之躯,今天又是大喜之日,怎能污了陛下的手,就由老臣代陛下一探究竟,如何?”
转头一看,此人五旬左右,皮肤粗糙、浓眉大眼,与一般的官员相比显得壮硕了许多。
此人正是从三品大员司农寺卿郭嗣本。
郭嗣本,字隆基,太原介休人,出身名门,曹魏大将军郭淮十世孙,隋左卫大将军、真定侯郭衍次子,贞观年间任司农寺卿。
此人与李世民其实还有些渊源,因为他的老婆长孙四娘与长孙无垢乃是姑侄的关系。
从另一方面来讲,两人还是有些亲戚关系的。
虽然李世民也想亲自动手,但却不也不好驳了郭嗣本的面子。
扫了一眼正议论纷纷的众大臣,开口道:“甚好,爱卿精通农耕之道,正好可以辨别一下是否认识此物?看看是否真如同这小子吹嘘的那般玄乎,小心一些,可不要弄坏了。”
“老臣遵旨……”
说完郭嗣本直接对着杨帆微微一笑,拱手道:“没想到忠义伯小小年纪便学究天人,连农耕之学也有涉猎,老夫佩服,不知可否为某讲解该如何挖掘此物?”
别人笑颜相迎,给予足够的尊重,自己当然得笑脸相送。
瞬间对于这个长相看起来有些粗犷,说话却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司农寺卿感官不错。
杨帆抱拳说道:“岂敢得寺卿大人如此抬举,司农寺卿乃是大唐农耕之学的前辈翘楚,对于大唐农作物的生长培育都了然于胸,实在是实干之才、朝廷之栋梁,以后必将名留青史,小子万万不及也。”
此话一出,郭嗣本老泪横流,没想到竟然还有人注意到自己。
郭嗣本家世虽极显赫,出身隋唐大名鼎鼎的中原八大姓族之一太原郭氏。
前半生空有满腔报腹却一直郁郁而不得志。
前半生为隋臣,武德年间投靠李唐却是没有得到重用。
唐贞观年间,因才能突出,得到李世民的赏识才进入人生的高光时刻。
为了报答李世民的知遇之恩,为此郭嗣本韬光养晦,并没有争名夺利参与朝中争斗,只在一心扑在农耕之学上面。
多年来,郭嗣本走遍大江南北,收集和改良各地的农作物,详细记载各地气候水纹信息,为大唐培养高产农作物立下了汗马功劳。
杨帆的这一席话,让郭嗣本感激不已,让他知道,原来还有人知晓他们司农寺工作的重要。
也知道他们这些人还没有被人们遗忘。
在其他朝臣眼中,自己这个司农寺卿虽然是从三品官员,但更多时候却是被他们称为泥腿子。
如今得到杨帆如此肯定,顿时让郭嗣本引为知己。
长安城人人称道忠义伯为棒槌,看来只是人云亦云罢了。
李世民赞许的看了杨帆一眼,暗暗点头。
这小子平素有些混不吝的模样,但还算有些见识。
对于实干型的人才,居然知道以礼相待,不错、不错……
众人各怀心思之际,只见杨帆接着吹嘘道:“此物乃吸收天地之灵秀,集日月之精华,所以产量极高,而且美味至极……”
“寺卿大人乃大唐农耕之学的前辈,对于农作物了解甚深,应该清楚,越是高贵的东西越矫情,但此物却没有那么娇贵,直接用农具挖掘便是,此物果实掩埋于土壤,只需小心一些就行。”
起初郭嗣本还小心翼翼地认真听讲,唯恐漏掉了什么东西。
可杨帆把这农作物夸赞了一大通以后,却告知可以随意挖掘。
这前后的落差也太大了?
顿时让郭嗣本有些哭笑不得,但也值得让人赶紧准备挖掘的工具。
但郭嗣本哪里知道,之所以狠狠的吹嘘马玲薯的优点,除了真正对大唐有助力。
更主要的是,杨帆想利用马铃薯以达到某种目的。
只有让大家深深的震撼,杨帆得到的好处才能最大。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星辰原木的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最快更新
第一百七十九章 吹嘘免费阅读.https://www.jieyidazhiye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