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伊文学网>其它小说>大明:我教朱元璋当皇帝>第三百四十章北方商业
  如今,肖连平已经将纺织厂的前期筹备都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的事项自然便是开始大肆收购棉纱,而且还是不计成本的收购。

  而至于这纺织厂的启动资金,则是吕本出的。

  当时李泰因为要出征北伐,不得不又一次将一摊子事情丢了下来,因为好怕肖连平毕竟初涉商场,难免有疏漏的情况,因此还特意和吕本嘱咐了一声,让其帮忙稍微照看一些。

  而后吕本便自然而然的看到了李泰这纺织业巨大的商业价值,在通过书信获得李泰的首肯之后,便不知又从那里掏出来了大笔的资金,投资了进去,却只占据了一成的股份,但吕本却也心甘情愿。

  并且在吕本的建议下,肖连平的纺织厂出人意料的并没有建立在江南,而是建在了北方的直沽,也就是未来的天津。

  这自然是有吕本的深思熟虑在其中的,其一便是成本问题,江南富庶,因此用人的工钱,以及各种花销成本自然也不低,而北方则相对少一些。jieyidazhiye.com

  其二,棉衣最大的销售地区,也多在北方,因此,当成品出厂后,后续的贩卖和运输也是十分的便利。

  更何况,吕本所选定的地方乃是直沽,也便是未来的天津,这里可以说是整个北方的交通要道,更难得此处水运亨通,若是走水路,和江南也没有距离多远。

  天津的历史算不得久远,最开始有人烟聚集,一开始是因为金国在此设立军寨,名为“直沽寨”。元朝时发展为海津镇,并成为漕粮转运中心之一。

  而之所以改名天津,则是在历史上朱棣上位后,迁都北平,将这里当成了北平的前哨守备,在这里修筑卫城,从此有了天津卫。

  因此,可以说,天津从最开始出现的原因就和军事脱不开干系,自然而然的让其成为了一座军事重镇,永乐时期后便拥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三大卫所。

  即便是现在同时也是漕运、盐运中心,漕粮转运就不说了,整个天津足有九条河,可以说四通八达,连接了南北,至于盐运中心的长芦盐场,直至民国都还是北洋政府的经济命脉。

  当然,因为李泰的出现,未来的长芦盐场大概率是已经不会在出现了……

  只不过只是靠着军镇、漕运、盐运、商贸这几种属性,便已经让这座没什么历史的小城,在如今的北方来说,十分繁荣。

  繁荣到什么程度?

  反正至少比被明军打成了一座废墟的元大都北平还要繁华一些,在如今还称为直沽的地盘,专门常设按察司副使一员,统率小半个北方的将士,又在此处设立关卡,还有一些邻县衙门,也特地在此地办公,顺便治理此地百姓,只因卫军城市不好安排民政官。

  只不过这同样也导致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北方本就远离直隶政治中心,因此,这边的官员,自然是喜欢玩一些骚操作的。

  周福是沈家被派出来查看这新冒出头的神秘巨贾的探子,而他来到这里的第一感觉,那就是这物价是真他娘的高!

  简直比应天这天子脚下还要高,随便一家普普通通甚至有些破旧的客栈,开一间套房,一晚上的房费居然是五十文,住二十天就得用去一两白银。

  没办法,这里的税收很重。

  别说开店铺,就连在路边摆摊,都要课征重税。其他地方建货栈和仓库,是不需要缴税的,在这里也会被征重税。总体而言,这里的门店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倍以上。

  钞关每年征收的商税,比整个河北行省的所有税收都多。仅商船过路费,一年就能收两百余万贯。

  毕竟是现如今北方最为繁荣的商贸城市!

  只可惜,仅仅只是商贸发达,手工业特别糟糕,资本主义萌芽不起来。

  河北、山东虽然盛产棉花,居然连成规模的纺织作坊都没有,北方数省还需要购买江南棉布。

  江南挥舞着工业剪刀,疯狂收割北方农民。即在北方低价购棉,做成棉布又高价卖回来,形成“棉则方舟鬻于南,布则方舟鬻于北”的商业现象。

  不管是生产棉布,还是倒卖棉布的江南商人,都不允许北方出现纺织基地!

  现在南方已经出现商会雏形,就是江苏以沈荣马首是瞻的那群商人团体,一旦肖连平把事情搞大,很可能催生江淮纺织行会。江淮布商多半会联合起来,用低价倾销的策略,把肖连平的北方纺织基地给弄死。

  为什么是江淮?

  江南商人负责产布,两淮商人负责销售。江南商人购买棉花,也是靠两淮商人收购运输,这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可即便如此,这里的商税明显也有些过于夸张,竟然能高出大明其余地方正常商税的五倍,至于是为何,自然是因为苛捐杂税了,以及官员的贪墨了。

  这些北方的大臣们与江南官员不同,他们不仅是封疆大吏,天高皇帝远,更是因为他们其实原本乃是元臣,只是如今科举未开,朱元璋实在是无人可用,便只得让他们暂代着。

  而元朝时期的贪腐就已经足够严重了,他们本就是元朝旧臣,自然是死性不改。

  且,他们也清楚,自己这个官恐怕也当不了多久,那自然是能多捞一点是一点。

  那既然这里税重,却为何肖连平和吕本却觉得在这里建厂能更加节省成本。

  这自然是因为,李泰的纺织厂只需要依照正常的商税上缴。

  无他,肖连平自己本身便是从户部出身,虽说不过是一员小吏,但毕竟也深谙官场之道,打着李泰乃至于李善长的旗子在北方走一圈,这群北方的官员不把他供起来,就已经算的上是矜持了。

  他们自己的屁股都不干净,又怎么可能敢招惹李善长这种人物,因此自然是各种绿灯大开,给出各种特权。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众志成城的大明:我教朱元璋当皇帝最快更新

第三百四十章北方商业免费阅读.https://www.jieyidazhiye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