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好听了说就是接地气,公司上下基本没人把自己当成官办企业,更没有什么傲气之类的,而是为了市场,为了利润能够拉下脸面在市场里进行竞争。
这一点,在其他的官办企业,尤其是工业部直属的那些中大型企业里很少能看见。
比如汉天机械公司,这家机械公司其实很大一部分业务也是靠着民用产品支撑起来的,其生产的各类纺织设备乃是国内各大纺织公司的最佳选择,效率高,故障低,运营成本也低,而且最近又推出来了使用水动力的纺织设备,其效率比手工设备再一次得到了爆发式的提升。
只不过因为这些水动力纺织设备投入大,维护也不容易,需要大型工厂下大决心,然后才能够砸钱投入进去,比如苏秦纺织公司以及汉天纺织公司,那些中小纺织企业想要搞大规模的水动力纺织设备生产还是比较勉强的。杰伊文学网
此外汉天机械厂的各类民用铁制产品也非常畅销,其大名鼎鼎的汉锅,就是汉天机械厂的拳头产品。
你可别以为区区一个铁锅不算什么,但是实际上这玩意却是当代里销量最大的几种铁制民用品。
这东西,是生活必需品。
其市场规模就和锄头镰刀等农具一样,属于家家户户必备的东西。
而汉锅以优异的质量,相对低廉的价格,在几年前就把广锅以及其他传统的铁锅的市场冲击的七零八落,不仅仅在国内相当畅销,而且还和布匹,丝绸,瓷器,茶叶等传统优势出口商品一样,成为了大楚帝国的优势出口商品,被大量商船运往扶桑,南洋等各地销售。
此外还被商人们通过陆地运输,销往西域各地。
此外汉天机械厂利用其技术优势和产能优势,在其他领域里也是做的相当成功,不管是锄头还是镰刀又或者是其他各类农具,炊具,工具等等,汉天机械厂的各类民用铁制品都是相当的畅销。
然而,这样一家依靠民用品支撑起主要销售额的官办企业,依旧保持着其官办企业的自傲,做生意归做生意,但是绝对不会低声下气,更不会搞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汉天机械公司都是如此了,其他官办企业就更不用说了。
怎么说呢,这些公司的管理人员就没把自己当场商人,而依旧是把自己当场官员,既然是官员嘛,自然是和普通商人不一样。
他们以优先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为核心,比如确保产能,确保质量,尤其是国防相关产业的那些工厂的负责人们,他们基本不去考虑什么市场问题,反正他们的生产出来的都是基本都是其他官办工厂采购或者是直接供应军队。
所以,他们没把自己当成商人,而是依旧以官员自居。
如此情况下,也就造成了大楚帝国的官办企业,其实和普通的民间企业不一样,这不是说好或者不好的问题,而是为了不同的目的以不同的手段去实现。
虽然说这些官办企业基本存在官僚体系浓郁,和市场脱节等问题,但是你要知道,大楚帝国建立这些官办企业,本来就不是为了赚钱啊……
而是为了打下工业的基础,提升工业的规模,从而为军队供应足够多的枪炮弹药。
而当上头吩咐下来各种建设和生产任务的时候,这些官办工厂的负责人基本也不用考虑什么经济效益的问题,他们只需要考虑怎么把东西生产出来,把质量提升上去,哪怕亏本!
也正是因为这种体系,大楚帝国才能够快速的搞出来大量的工厂,并且以一种不合理,甚至违背市场规律的方式强行推动工业化,并生产出来大量的枪炮弹药。
如果纯粹是商人的思维想……再给他们一百年也不可能搞出来这么大规模的枪炮弹药的产能!
因为很多官办工厂都是亏钱的!
你让商人们去搞,人家是不会去搞的!
此外,就算想要搞,商人们也搞不了,因为投入太大!
即便想要搞,商人们也不愿意,因为收益太低,回本时间太长,他们没这个耐心。
就和那些枪炮一样,军队的需求量是非常庞大的,而且要的非常急,动不动就是好几十万件的订单,并要求限时交付。
民办企业自然也能够投入巨资建设生产线,但是生产完了这一批订单后呢?
你要知道战争是不会一直继续的,迟早会结束的!
到时候军队的订单大幅度减少,前期投入巨大的生产线就会出现产能空置的情况了,这样也意味着收回成本遥遥无期!
所以很多事,其实没办法依靠民间资本去搞,因为民间资本天然逐利!
只能是依靠官办资本去搞,因为官方资本不需要盈利,只需要完成上头交代的任务。
对此,作为帝国主人的罗志学也很清楚!
他知道官办企业的利弊,也清楚民间资本的利弊,所以他才会采取分化类的政策,比如让官办资本投资重工业为代表的一些企业;至于轻工业以及其他一些普通行业,比如说纺织则是给了政策后,就敞开了让民间资本自己去折腾。
除了这些因素外,大楚帝国大量推行官办企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强行拉动工业需求,进而推动技术进步,工业发展。
以军方订单为例子!
火枪也好,火炮也好的订单量都是非常巨大的,为了确保供应这么庞大的数量,兵工厂就必须大规模的采用机械化生产,不然的话,依靠手工生产得生产到猴年马月去。
但是采用机械生产,前期投入是巨大的,并且前期的生产成本也会非常高。
尤其是相对于手工生产而言!
这年头的人力成本很低的,哪怕是个资深熟练工匠也不过十两银子左右的薪水,普通工匠也就几两银子而已。
但是机械设备则是动不动就几十上百两的,尤其是一些大型或者是精密设备,更是动不动就几千上万的。
之所以价格这么昂贵,主要是因为研发投入比较大,同时产量也比较低,难以摊薄研发成本。
此外生产也比较麻烦,一些设备里所用到的特殊零部件,良品率极低,往往需要千锤百炼才能够搞出来一件合格的零部件。
比如说各种机床里最经常使用的特种刀具,这破玩意的生产难度,对于当代的大楚帝国的基础工业能力而言,还是太高了。
所以前期大楚帝国搞各个工业区的时候,都是动不动就几十万两银子的往下砸!
如此也就搞的,真要算起成本来,其实明王朝或东掳人生产的枪炮,其实比楚军的枪炮还要更便宜。
人家三四两银子就能够生产出一支元年式火绳枪的彷制版本,但是楚军自己生产基本要五两多银子。
等到二年式燧发枪就更不用说了,早期成本二十多两呢,哪怕是大规模生产后的现在,军方的采购价也需要十五两银子。
这个价格,对于当代的物价水准而言非常高了,换成东掳人那边,恐怕是能够造燧发枪了,估计也不会大规模生产使用,因为他们用不起……
——
这年头从商业角度来说,这年头雇佣各种工匠手工生产火炮,才是最便宜的!
但是这样产能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因为工匠的培养太困难,短时间内培养不了这么多的工匠,因此产能无法提升。
但是大楚帝国这边,为了确保产能,大楚帝国却是直接砸钱,搞官办兵工厂,然后强行提升产能。
同时这些过程里,也强行认为制造了庞大的机械设备以及原料的庞大市场!
进一步拉动钢铁、机械、采矿、船运以及其他众多行业的发展。
这一环扣一环,就直接强行的催生出来了一个庞大的工业市场!
大楚帝国每年几千万两银子的军费,可不仅仅是用来打仗的,同样也是促进工业发展的巨大杠杆!
军备、基础建设这两大项可是最能拉动工业发展的利器,同样也是刺激战争的利器!
近代的很多战争,基本都离不开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后,他们往往会通过军备或基础建设等类似手段刺激经济,大水漫灌之下,如果没有殖民地等外界的低洼地释放压力,那么基本都只能走上战争的道路。
德、日、美三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如今大楚帝国走的其实也是这么一条路,只不过之前只是个农业国,没有经济危机这个选项,而是直接开始了以军备和基础建设强行拉动经济,推动工业发展的方式。
然后再由战争承接大水漫灌的代价!
不仅仅是现在,之前大楚帝国就是这么搞的!
东进江南的时候,大楚帝国财政都临近破产了……但是拿下江南后,不仅仅获得了大批抄没收入,而且还让大批官办企业获得了江南地区等长江中下游的庞大市场,汉天机械公司以及汉天纺织公司,就是在那个时候迅速崛起的。
后续的北伐也差不多一个套路,大楚帝国花的钱虽然多,但是赚的更多,如此就能够维持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了。
而现在打东掳,大楚帝国依旧还是在复制这么一个套路,只不过帝国高层,尤其是财务部的官员们对此态度比较悲观。
他们认为和以往获利颇丰的东进,北伐乃至西进等战争比起来,东北战役恐怕要亏本……
因为那破地方没多少人口,打下来后也很难带来更庞大的市场,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到时候抄没多一些,然后再弄点战马,尤其是搞个辽河套养马了。
不过想要靠着畜牧业回头……那估计得好多好多好多年!
对此,罗志学却是没有多说!
东北虽然现在没什么人口,撑死了也就几十万,相当多还是满意,等战争过后估计也不剩下几个蛮夷了。
单纯依靠那地方的市场,想要回本自然是没指望了。
但是,东北有黑土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尤其是当地有着大量的优质煤炭以及铁矿,这年头的铁可是硬通货,尤其是对于大楚帝国这样刚处于工业发展早期阶段的国家而言,煤炭和钢铁就是重中之重,多少都不够用!
拿下东北,然后移民开发当地的黑土地种大米或大豆之类的,再大规模开发当地的煤铁资源,并通过海运运输到长江流域等中原腹地来生产成各类铁制品。
双管齐下,这东北用不了十几年就是华夏的腹地,而且还是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腹地。
所以东北战争是不会亏本的。
退一万步说,就算亏本也得打啊!
难不成还能让东掳人一直在北边虎视眈眈啊!
如果东掳人只占据一个东北也就算了,大不了在山海关那里和他们大眼瞪小眼,但问题是东掳人还控制了漠南蒙古啊!
西到嘉峪关,东带渤海,如此漫长的北方长城防线里,都会遭到东掳人的威胁,长期被动防守的话,几十万大军都不够用……
耗费也将会是巨大无比的数字!
如此情况下,还不如直接把他们干趴下,一了百了,顺带夺取东北和漠南蒙古,搞个大牧场,把自家骑兵搞起来,为后续继续西进中亚做准备。
解决北方威胁,哪怕是亏本也要干的事。
再说了大楚帝国也不会亏本,再不济也能拉动国内工业发展不是。
每年收那么多税,总得花出去的,如此给官员们张福利发薪水搞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还不如用来采购枪炮弹药。好歹还能刺激国防工业的发展呢。
而这年头的国防工业,基本就是重工业的代名词了!
所以对于大楚帝国而言,打东掳好处多多!
只是这些东西,就不是帝国里的很多普通人所能理解的了,哪怕身在前线指挥军队作战的陆军中将白阳荣,其实他也不理解这一场战争背后的经济逻辑!
他只知道,东掳乃华夏最近数十年来的最大敌人,也是新生的大楚帝国的最大威胁。
必须干死它!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的罗志学最快更新
第五百一十九章 工业和战争免费阅读.https://www.jieyidazhiye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