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听说了,陛下还言,就连高宗之庙号,本朝能不用就不用。以此为凭,表明了陛下实在厌恶两宋之风气。如此,难怪陛下只留范文正公与文忠烈公陪祀文庙先贤,余者皆迁为先儒!可见两宋之文弱,陛下厌之。”
“可不是嘛!往后咱们得小心了!万万不可以两宋为凭!当复汉唐之风!”
“嘿,还有那张璁,幸进之徒,妄图劝圣君封禅以此为阶,岂不料陛下一眼洞悉,破了他的心思……拍马屁拍到马腿上,该!”
随行的小官、文笔吏,在私底下窃窃私语,路过的王守仁和他的徒子徒孙们,大都若有所思。
“先生,陛下似乎一度厌恶两宋故事。”
王艮在边上,看着王守仁问。
“嗯,陛下确实厌恶两宋之君,因为他们对外不够强硬,但对内却一直妥协,一度造成了偏安一隅和靖康之耻,甚至神州陆沉。若非太祖高皇帝仗剑,你我这些后世子孙,也不知道还得给蒙古牧羊多久。”
王守仁回答道。
王艮听罢,却摇了摇头:“上之言,皆从时局。陛下只怕不是厌恶两宋之君,而是要用两宋之君,来对理学进行破除。”
“哦,何出此言?”王守仁看着王艮。
“陛下行事,皆可章寻,看似胡闹,实则努力增补两宋缺失之武德。只不过,许多言论,皆愚民之言,实在有失体统。”
王艮大胆批评朱厚照起来。
他是正德十五年的时候,在山东遇到了王守仁和朱厚照的著作。
因为朱厚照的要求,所以发《儒学辩证法》与山东诸生,王艮当时正在济南游学,看到了《儒学辩证法》之后,就跑到了顺天拜师。
不过这个家伙,对于《儒学辩证法》颇有微词,而且喜欢抬杠。
比如他主张:“即事是学,即事是道。人有困于贫而冻馁其身者,则亦失其本非学也。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是异端。”
意思就是:学问就是生存之道。是争取人的生存权利和维护人的尊严的道理。如果人是困于贫困而冻饿的,便是违背圣人之学。
甚至连不能为民安身立命的学问,都被他认为是异端了。
但是他对于解决办法的提出,或许是受制时代局限性,认为要通过修身养性端正天下国家的目的。
理论上,还是没有脱离程朱理学的枝干。
跟《儒学辩证法》强调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张宏观调理的问题,有着一定程度的冲突。
尤其是关于解决问题这一块,《儒学辩证法》强调国家的调控,而王艮现阶段则是剑走偏锋:在王守仁的基础上,提出了明哲保身论。
虽然王艮接受了民本思想甚至进一步发扬光大,说圣人之道,就是百姓日用之道。
但他提出的解决办法,却还是修身养性,主张生存和尊严,却没有考虑过国当如何。
过分强调“己”,反对朝廷调控理念,现阶段来看,感觉有点偏向于小布尔乔亚的思想。
不过想想他现在经商发财了,利己思维过重也就释然了。
当然,相较于以前是有突破的。
另外他虽然师从王守仁,但他并也不认为“家、国、天下”可以完成统合。
他认为必须“国、家、天下”才能进行统合。
对于朱厚照的“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而矣。”表示了不屑。
毕竟他就是灶户出身,对于朱厚照一边喊家国天下,一边要百姓效死,再联想自己小时候家里生活窘境,父祖煮盐被各种贪官污吏欺压,根本不觉得肉食者能看得到下边情况。
所以,他认为:“家国者,上以忠义贿匹夫而夺安身根本也;国家者,下以热忱保国而立本正业也。”
意思是,家国天下,上层用忠义洗脑百姓,却夺走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强调家国天下就是压迫百姓的症结。
而国家天下,匹夫都会热忱保国,因为这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地方。
王艮是个很接地气的人,站在他的出身阶级来看,一下就看出来国家和家国区别。
所以虽然还在跟着王守仁学习,但他已经敏锐察觉朱厚照的改革,对于国内的问题,根本没有解决,只是缓和。
王守仁对于这个弟子,那是相当的头疼。
“四民疏你看了吗?”王守仁问道。
四民疏,就是在孔庙公布的《论四民疏》。
“肉食者为保家业,以此贿民之言,我只记得两句:士为有识者,明理曰士。
无农不稳、无工不兴、无商不活。是故农工商皆本业也,但却不可过阈,农阈五成、工阈三成、商阈一成,士阈一成则天下安。”
王艮淡淡回答:“但阈值非绝对,国知民生,累慢世俗,不可过分强调阈值,否则世代累积,则世家重现。”
王艮赞成“士为有识者”这句话,因为他是灶户出身,父亲从商,他也靠开中法废除为折色法,趁着淮商大兴的时候经营起来,家中资产也多了起来。
所以,他是商人身份,因此他赞同朱厚照的“士为三民之优者”,将所有官宦拉到民这个概念上。这对他有利。
但他反对阈值的概念,如果朱厚照的思想被篡改,极有可能导致财阀、世宦、学阀的诞生。www.jieyidazhiye.com
上层垄断一切,底层得靠上层施舍吃饭。
等于掐死社会流动性。
王艮能看出来,不代表王守仁他们看不出来。
朱厚照自然也是能看出来。
但看出来了又怎么样?
朱厚照,他首先是个皇帝!其次是个皇帝!最后还是个皇帝!
屁股决定脑袋,他也逃不过去。
但相较于现在理学而言,朱厚照、王守仁这一套学问,已经有很多内容偏向于民,是真的偏向社会底层了。
否则王艮也不会跟着王守仁学习。
但王艮认为还不够。
“唉,那你可愿为官?”
“不愿。”王艮摇摇头,“今上或许有雄心,但他的雄心,对于百姓而言并非好事。历朝历代,雄君治下,岂有安康之家?”
王守仁不再多言。
自己这个徒弟虽然让他头疼,但做学问是把好手,或许跟他人生阅历有关。
而且他主张很好,鼓励百姓、读书人安身立本,不要觉得从商是贱业,就不去做。
首先要活着,其次要有尊严的活着。
因此在原本的历史线上,王艮的徒弟,很多底层人,泰州学派也因此大兴。
但现在,他的言论,太过逆天,或者说不合时宜。
“既然如此,你也多从各派之间,提取精华。陛下常言道:今之学,名号为儒。实则儒皮法骨、老庄筋肉,百家血脉,阴阳相济于一身、佛道通贯于一精、百家要义于一气。
凡华夏百代,古今之言,皆在其中。
但因形势变易、时局不同,故须一派为统,以安民心。然则今日理学僵化,不合时宜,当从百家再选一派,重新定鼎,再开百年之华彩。
是以学问,当合生产力。”
王守仁与众弟子说道:“四民疏有言,生产力为一切之基,为天理。过则人欲,瘠则国蠹。但生产力为天理,如何格物致知?当以朝廷选士为天下格物致知。
然人有私心,是以出贤者为士。
但人非完人,贤者亦不可不束。
是故万民,以法为绳,道德自律,再为宰相,分天下万国物产,用以定民本业,上下一心,志大同而奔小康。”
王守仁看着思索的众人,再看一眼王艮说:“你也好好思索,群龙无首,真的能天下大吉否?”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朱厚照的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倦鸟落旧林最快更新
第182章 王艮与王守仁论天下四民免费阅读.https://www.jieyidazhiye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