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自己的帝位,是用妻子和四个嫡子的生命换来的。
他们是自己能交付出去的投名状。
这种人伦惨剧,给自己带来了一生不能平息的彻骨伤痛,越到晚年,越无法释怀失子的恨意。
自己在二十四岁得了帝位,正是嫡兄刘盈崩逝的年纪。
有时会想,自己不是兄终弟及,而是他的灵魂扑在自己身上,自己是替兄长接着做皇帝的。
但受了爱妻和四个爱子丧命的刺激,自来到未央宫,就一直生活在无尽悔恨中,对后宫榻帏之事再无兴致,在子嗣上也再无所出。
甚至所喜爱之人,也不再是女子。
这也许是上苍对自己的惩罚。
太子刘启,是自己与代王妃最小的儿子,出生时与窦姬的长子在同年。
初登未央时,自己与母亲商议,想瞒天过海留一个嫡子,何况窦姬之子体弱卧榻。
母亲虽痛苦,但也同意了。
也是那年初,窦姬双目失明,她不需要有眼睛看到一个不是她生的儿子常出入左右。
这是只有自己、母亲和少数几个人才知道的秘密。
出于对窦姬的补偿,母亲提议封她为皇后。
自己当时没想有皇后,隔壁始皇帝就没有皇后,但自己还是同意了母亲的建议。
自己救下来的儿子,一开始就是要把汉室江山交给他的,以补偿对他母亲和三个嫡兄长的亏欠。
自己死后,也没打算皈到长陵山,得位不正,无脸回去。
但把帝陵修在哪里,自己登基十年后,才想清楚,索性在渭水之南另起炉灶,离开父亲指定的皇族陵墓区,无颜面对之海干脆就不面对了。
至于儿子刘启将来要把他的陵墓建在哪里,自己不管,他可以跟随自己建在渭水之南,也可以回到长陵山,他祖父身边去。
不论自己得位正与不正,儿子得位正,能回去,自己终究还是能被原谅的吧。
自己的霸陵,其实有点像嫡兄刘盈的安陵,只主修了皇帝陵,没有辅修皇后陵。
窦姬虽贵为自己的皇后,一直没想与她合葬,自己曾问过她,她将来的陵墓是挨着母亲薄太后。
自己的陵墓里,是有代王妃和死去的四个儿子位置的,她只能离远点。
一盏汤凉却的距离,如果愿意,那就是她的位置。
自己一生壮阔,不再贪生,亦不惧死,早把生死看淡。
为了今日之传承,早已在数年前就把后事安排妥善了。
自己不会忘记是被投机的功勋大臣簇拥为帝的,所以整整十年,自己作为一国之君却过着谨慎小心的日子,直到把他们一个个熬死,即使二代三代,也不复当年勇......
现在的汉室,基本算太平,三公九卿里再也找不出无法驾驭的强悍之臣。
这是自己精心为儿子刘启铺就的帝王之路。
为了当一个好皇帝,自己一生低调简朴,慈善为民,不征伐,不修建,不滥用民力,多年来坚持休养生息,把田赋税率维持在很低的限度内,就为积蓄民财民力,强盛国家。
也为珍爱的儿子营造一个合规合律、天命所归的继承环境。
治世二十余年,遗憾便是:北部匈奴的威胁依然强劲;关东诸藩国,恐怕会在自己崩后,对太子刘启有所不服。
关东积聚的一切相异力量,是自己一直放任没有处理的结果,但这一切都要留给儿子了。
好在刘启不是不更事的少年,他做了二十余年的储君,相信他亦有天命和所归。
自己唯一不能安下心来的是母亲薄太后。
母亲一生不易,与自己相依为命多年,最后却让风烛残年的老人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为大不孝,希望以后她的晚年能得到庇护。
之前曾与窦皇后温言商议过,自己命不长久,以后母亲就只能托付于她和刘启多费心了。
刘启是没问题的,但窦氏会入主东宫,东宫现在权势越来越大,想想也是失误。
外戚从来都是协助皇帝与外朝功勋大臣争权夺利的最好帮手,在功勋大臣当年诛吕时,自己的王后因受连累,让太子再无真正的母家外戚可用。
而窦氏族人,自己一直没有提拔重用,也是不想给未来的皇帝惹麻烦。
前朝若没有强势功勋大臣作威作福,外戚的存在本是多余。
此经离去,有关自己的后宫,也一一做了妥善安置。
除了皇后窦氏、七子刘参之母、幼子刘揖之母,凡诞育过子嗣的后妃继续供养在汉宫外,没有生育的慎夫人、尹氏等旧宫人,多给财物,放回民间,让她们重寻幸福之路。
自己的男宠,邓通,赵内监等人,亦多给财货,让他们今后能够安享晚年。
自己将与代王妃,以及四个儿子,回归霸陵。
从此与父亲刘邦、嫡母吕雉,隔河相望。
以后的荣光岁月,将属于爱子刘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归程。
后元七年六月,大汉皇帝刘恒驾崩于未央宫温凉殿,享年四十七岁。
曾经的温凉殿里崩逝过孝惠帝刘盈,和吕太后吕雉。
刘恒的谥号:孝文帝。
文:道德博闻,慈惠爱民,修德来远,刚柔来济,修治班制,帝德运广,敬直慈惠,绍修圣绪......凡拥有治世之德者,是为文。jieyidazhiye.com
六月九日,登基。
那日,朝阳赫赫,好像比往常升起得更早些。
汉宫里随处可见白幔白帏飘荡,如此大典之日,并没有半点喜庆,毕竟还在大行皇帝国丧期,国又不可一日无主。
大汉开国至今四十五年,已有五帝:高帝,孝惠帝,前少帝,后少帝,孝文帝。
高帝草创大汉登基为帝时,在关东定陶,当时战事甫定,百百废待兴,当然仪式也仓促从简。
从孝惠帝开始才完备了登基的各项仪礼,最重要一条:必须在开国皇帝刘邦的高庙里拜谒。
高庙里供奉着开国夫妇高帝和高后的牌位,拜谒完毕,接受玺緩,走出高庙的台阶,诏告天下,接受百官朝贺,才算正式袭了帝爵,完成登基大典,延续国祚。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太后陛下的穿越之我是汉武帝他娘最快更新
第123章 登基免费阅读.https://www.jieyidazhiye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