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伊文学网>其它小说>长歌当宋我欲乘风归>第六十六章通州吴遵路
  在望月楼,叶安等的花都谢了也不见方林月来寻自己,本以为是她没能离开盘龙山,但转念一想自己若是没有暴露,她也不可能走不脱。

  好在她身边的亲信送来叶安给方林月的那件衣服,衣服里还有一张纸,纸上只有短短一句话“君心如明月,妾心似秋水!”

  叶安一时难以接受,毕竟两人以有夫妻之实,这时候她离开白莲社却不来寻自己,这个选择他有些不明白。

  这几日铁牛过的都是小心翼翼的,侯爷极少这般暴躁,尤其是那日在望月楼收到包裹之后,简直是“丧心病狂”的折磨自己。

  赶往通州的路上全程骑马,每日下马的时候胯都合不上,只能撇着腿走路。

  作为过来人的范仲淹很是奇怪的对叶安问到:“长生这是这么了?此次南下江淮未曾见你与哪位小娘子有染啊!何必这般?”

  努力的控制自己的腿后,叶安挤出尴尬的笑容道:“小娘子?哪来的小娘子?”

  “哼!老夫乃是过来人,你这患得患失的模样岂能躲过老夫的眼睛?此次南下江淮乃是为国事,可不敢狎妓。”

  叶安立刻赌咒发誓道:“小子哪里能做出狎妓之事?”

  范仲淹微微点头,他见过太多的年轻官员把持不住自己的心性,以至于沉溺于狎妓之风中不能自拔,官员狎妓并非不可,这本就是大宋官制中所允许的,但若是沉溺其中,那可就大大的不妙。

  通州便是后世的南通,这里乃是江淮重镇,漕运发达的同时也拥有相当多的人口,算是江淮之地的上州。

  一路上范仲淹都在对叶安夸赞通州知州吴遵路:“太后称制,政事得失,下莫敢言。道安条奏十余事,语皆切直,忤太后意,出知常州后知通州。朝中人常言其知忧患也,你我在宿州赈灾时我便派人仔细查问过,鲜少有通州灾民。”

  叶安不由得看向范仲淹狡黠道:“范公如此看重吴遵路,何必在小子面前这般做伐?”

  范仲淹并不避讳,反倒是坦然承认道:“此人博学有度,心思缜密,有未雨绸缪之能,眼光独到,有辅国之才,可为朝中重臣!”

  随着范仲淹的话叶安便明白他的用意,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必须现在拉拢,能被范仲淹如此夸赞的人,必然充满了改革的意愿,此时不拉拢更待何时?

  当然,这种拉拢并没有错,如果通州真的没有灾情,或是灾情较轻的话,朝廷该有的嘉奖也会有的,但如果有老范从中说项,调任东京也并非难事。

  叶安笑道:“若通州灾情真的尚好,叶安自然愿意随同范公一同上疏的。”

  范仲淹要的便是这句话,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甚好。”

  但当两人真正抵达通州后却发现事情远非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而是太好了!

  别说是通州,便是临近的高邮军,泰州都已经看到显著的变化,这里也有灾民,但灾民们的数量并不是很多,就算有也不是去往北面的宿州,而是去往通州!

  等抵达通州的州界,画风明显不同,百姓虽然也遭了灾,但在雨水到来之后依旧下地干活,蝗灾早已过去,放在因为最近江淮之地的降雨充沛也开始逐渐度过。

  春种,夏收虽然赶不上,但夏种秋收却还能赶上,百姓们要把失去的农时给抢回来,没人敢怠慢这来之不易的大雨。

  地里苍翠的禾苗,辛勤劳作的农人,村舍中冒起的炊烟,这一切让刚刚经历过灾情的范仲淹与叶安二人觉得不可思议,相比江淮的其他州府,通州可谓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难怪越是往南,逃难的灾民越往相反的方向走,他们这是在往通州而来啊!

  连早有所准备的范仲淹看了后都忍不住感叹道:“本官与吴遵路相识,知其性,然却不知他能如此眼光长远,这模样的通州哪像是受灾之地,简直是富庶州府的模样啊!”

  叶安也对通州的模样极为震撼,不由得道:“那便有劳范公向小子引荐这位大能了。”

  安抚使的队伍在田间地头很是显眼,很快通州的州衙便派人前来迎接,通州静海城乃是州治所在,距离静海城不远便是江口镇和崇明镇,海运便利直通东海。

  也从衙役口中得知,原来吴遵路早在旱蝗之灾开始前便经常盘点常平仓,并且在江淮多地发生灾害时便以开始动员通州百姓以及富户们早早筹措钱财通过海运向南购粮。

  等通州出现灾情时,粮食已经从海上运抵通州的海口镇港口,所以本地粮食并未涨价,其他州府百姓来了也能买到平价粮,所以临近州府的百姓更愿意前来通州避难。

  知晓来龙去脉后,叶安与范仲淹对视一眼,这下他们是真的服了,难怪进入通州地界后,百姓并未出现受灾模样,甚至还在这场大雨过后下地积极劳作。

  路上未曾见到饿殍遍野的惨状,相反而是极少有闲杂人等出现,官道上尽是做买卖的小货郎和运送商品的车队。

  用州衙差人的话说,现在的通州是临近州府的货物集散之所在,每日都有不少的货物从南方运来,并发卖到其他州府去,大多是粮食,当然也少不了日用所需之物。

  谁能想到在吴遵路的带领下,通州非但没有出现灾民,甚至当地百姓靠着贸易反而还赚了临近州府的钱,这简直是大神级的操作,也难怪州衙的差人们提起吴遵路这位太守来满脸都是敬仰。

  这年头的好官不多,能做到吴遵路这般既能解决危机又能给百姓带来实惠的官员便更少了。

  通州还有官营盐场利丰监,监司刘通在必经之路上拜见了范仲淹与叶安这对天使,并对吴遵同样也是一通夸赞,今年大旱对于百姓来说是祸事,但对于盐场来说却是好事,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很快,出盐自然更多。

  吴遵路派人带来了临近州府的灾民增加人手,条件只有一个管饭,管住就行,待旱灾过去,工期满了,便给人些盘缠返乡,如此一来既安置了灾民又给利丰监添置人手,一举两得。

  马车之中,叶安不由得发出了同范仲淹一样的感叹:“这位通州知州真是能臣干吏啊!也难怪你老范要拉拢他,有这样的人在朝中相助,你那改革之事……可成矣!”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叶安罗裳的长歌当宋我欲乘风归最快更新

第六十六章通州吴遵路免费阅读.https://www.jieyidazhiye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