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砍瓜切菜一样的平定了淮南王和吴王的叛乱,但是后续秩序的重新构建才是关键。
第一件就是要对阴谋组织反汉廷的不法分子进行残酷的政治清算和律令定性。
刘恒在这件事情前后所表现出来的政治素养,让洛新觉得是时候开始真正让刘恒接触政事了,这恰好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数十年的盘踞真是盘根错节啊,朕真是想不到,在诸侯国中竟然有这么庞大的反对朝廷的集团。
姑父,这些人应该怎么处置?”
“依照汉律,首恶者诛杀,余者全部流放岭南。”
听到洛新所言,刘恒一愣,这可是足足三万多人啊,全部流放岭南吗?
“陛下,流放岭南是一举多得的妙计,日后您亲政也一定要坚持下去。
岭南最缺的就是汉人,岭南王赵佗给朝廷上书很多次,希望能够多迁徙汉人到岭南去。
但岭南那片土地,现在还不是非常适宜人大量居住,现在大量迁徙汉人过去就是残民、虐民,形同流放。
无罪而流放那不是朝廷该做的。
不过现在好了,这么多的罪人,甚至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朝廷不杀他们已经是恩典,正好赶去岭南开荒。
而且这么大批的权贵商贾一起迁徙,还能空出大片的位置来,那些怀有大才却不得施展的,就能够乘风而起。”
刘恒闻言猛然抬起头,他从这番话中听出了额外的意思,政治斗争操作起来也是能有好处的。
天下之间总有怀才不遇的人才,这些人如果得不到重用就会生事,但恰恰高位被权贵所把持,这些人是得不到的晋升和重用的。
政斗可以借机清洗那些没用的贵族官僚,以达到阶层流动的效果。
洛新正看着他,见到刘恒果然聪慧,竟然能够听出话中的深意,满意的笑了笑,刘恒明白自己没猜错,幼小的心灵之中掀起了惊涛骇浪,竟然还有这种操作?
然后眼神陡然变得兴奋起来,他感觉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比起姑父来说,自己还差的很远。
罪人的处置之事了结之后,就到了更关键的淮南国和吴国这两个诸侯国该怎么处理。
淮南王和吴国反叛失败,王国自然是要除国的,洛新望向刘恒决定考一考刘恒,于是问道:“陛下,您说淮南国和吴国应该怎么办?
是继续从宗室中挑选合适的人选封王,还是收为朝廷直辖的郡县呢?”
刘恒沉吟了一番然后说道:“姑父您曾经为朕讲过分封和郡县的好处与坏处,这二者之间没有高低上下之分。
朕记得三月之前,您为朕讲解诸国变法,说过在楚国之中实行了郡国并行,犬牙交错的方式。
这一次的淮南国和吴国叛乱之中,胶东王最是安静,因为直接被齐吕的十三彻侯堵住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
朕有了一些想法。
是否能够在广袤的山东之地,分封王国,然后在王国的关键县城中分封彻侯,为诸侯王和彻侯保留掌军的权力,但是收取政务权力,然后再在连片的王国和侯国之中设置一些直辖的郡县。
这样既保留了诸侯王的一定实力,可以有效的震慑朝廷中妄图篡位的人,又通过彻侯遏制了诸侯王。
您说过的,彻侯这些军事贵族是依赖于皇权而生存的,一旦没有战争又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很快就会衰落成为普通的封地贵族。
至于设置郡县,正是您讲述的当初在芈姓楚国实行的政策,比如将吴国划为三个郡,这样越国和楚国之间就失去了联系,不至于让王国都连在一起。
这样朝廷官吏、诸侯王、彻侯就能够达成一种平衡。”
“陛下,您真是聪慧异常,是上天赐予大汉最珍贵的礼物。”
洛新闻言实在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不论刘恒的想法能不能成行,在他的这个年仅能够说出这番话,已经非常不得了了。
最关键的是他能够举一反三,通过洛新为他讲述的各种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方针政策,而自己根据现实组合起来,这是一种很不寻常的能力。
刘恒听到洛新的夸奖很是兴奋,在他眼里姑父是天下最厉害的人,那得到姑父称赞的自己就是第二厉害的,他笑着问道:“姑父,刚刚朕说的那些您认为怎么样呢?”
刘恒第一次在这种涉及整个天下的政策上提出自己的意见,洛新深谙教育要经常鼓励孩子,他当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打击刘恒,最多就是之后在落实上修修补补,多费点劲而已。
于是温声道:“陛下您的建议非常具有操作性,是可以落实下去的,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王国、侯国、郡县的选址,怎么让他们犬牙交错起来,怎么让他们保持平衡,而不是直接一方吃掉一方。
诸侯王、彻侯和郡守县令的选择都很重要,诸侯王和彻侯若是沆瀣一气,这项政策就失去了他的作用,郡守县令若是无能,甚至攀附权贵,就会唯诸侯王与彻侯马首是瞻。
您还记得臣为您讲述诸国变法时说过的话吗?
秦国的变法基本上是照抄魏国变法,楚国的变法也是很大程度上照抄了魏国的变法,诸国变法大同小异,变法的内容就在那里放着。
其中的差距在哪里呢?
就在于执行!
现在同样如此,您天马行空的规划,需要贵族、官吏、豪强,乃至于百姓去落实,这些人才是决定政策成败的关键。”
刘恒闻言若有所思,望向洛新说道:“姑父,您推行这项政策时,朕可以在旁边跟进吗?
您不止一次的说过,中央朝廷的命令落到地方就会完全变样,一定要时不时的关注,才能保证政策的完整实现。
朕想要看一看一项政策从提出到最终的实现到底会遇到哪些问题。”
洛新笑道:“您是诸夏的天子,大汉的皇帝,臣是您的臣子,您当然可以跟进这项政策,这正是臣想要带您做的。”
得到肯定的答复,刘恒很是兴奋,洛新摄政这些年自然是有些不知从何而来的风言风语。
说洛新完全独揽大权,不愿意放权给皇帝,皇帝渐渐长大,洛新恐怕是不想还政之类的话。
这很正常,毕竟当年素王都被自己的兄弟中伤过,洛新同样不能免俗。
不过刘恒自己生活在宫中倒是没感觉过洛新给自己带来压力,而且他能感受到洛新真的在很认真的教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所以他不用面对权臣的态度去面对洛新,而是敢于主动去承揽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大丞相洛新果然如同他预料的那样,很愿意自己参与其中,而且欣喜于自己的成就。
“那就只剩下最后一件事了,关于这一次平乱功臣的赏赐。”
说起这件事,洛新和刘恒面容之上的神情都有些奇怪起来,洛新沉吟道:“首先是禁卫以及关中子弟,这些人都要好好的赏赐,这是彰显朝廷恩典的大好时机。
这些人心向朝廷,那朝廷就稳如泰山,陛下您可以为他们赐下财货、粮食、金银、布帛,以及从中简拔新的勇士到宫中来。”
刘恒点点头,这些都是例行的赏赐,这一次洛新的意思是多给一点,士卒的赏赐简单,大将军韩信同样简单,反正户数都那么多了,加一点也没事。
最麻烦的是那些彻侯,这些人就是要去混军功的,因为二三代彻侯和皇室的关系越拉越远,这让一些人感到忧心,他们甚至不需要加封国的户数,而是要重返长安最核心的圈子。
“陛下,功臣集团是想要官位。”
————
上一篇章中,笔者谈到东阿侯洛新没有彻底消灭地方诸侯王势力,而是在平定叛乱的土地上实行了一种流国的制度,在这一篇章中,笔者将详细的讲述这个影响甚远的制度。jieyidazhiye.com
这项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一种能上能下的军功爵制,君王通过为宗亲和功臣赐下土地来保证低成本的治理地方,但是与先秦时期的赐土迥异。
这项制度的本质是宗亲通过和君王亲近的血缘,功臣通过对君王的忠诚,以及对王朝的功劳得到了土地的使用权。
一旦君王认为宗亲的血缘不再亲近,就会开始着手收回封国。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唯一的办法就是远支的宗亲转而成为军功集团中的一员,经历从诸侯王到彻侯的转变,这远远比普通人成为彻侯更加艰难。
至于彻侯同样如此,封国并不是一劳永逸。
任何一个彻侯面前都只有两条路,第一是留在长安城成为君主的近臣,进而持续得到君主的信任,以维持封国的存在,第二则是要竭尽全力的在王朝战争之中取得胜利,通过功绩来维持封国的存在。
当然。
在汉王朝,昭公国是特殊的存在,它不受到这项制度的影响,或者说它不受到任何制度的影响,它是脱离政治秩序而存在的。——《汉王朝兴衰史》
(本章完)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的姬昭洛苏最快更新
第十六章:流国免费阅读.https://www.jieyidazhiye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