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伊文学网>都市小说>满级考古大师>一百零五章 文王四友,治臣十人!
  “白括...白括...”

  拿着陈翰翻译出来的铭文内容,李教授对照着自己翻译出来的版本,皱着眉头说道:“这里的白字,应该是通伯的。”

  “伯,长子也。”

  “在两周时期,给兄弟排序一般就是用伯仲叔季四字,伯是嫡长子,仲是老二。”

  “虽然说,并不清楚“伯仲叔季”这种排序方式是否能追溯到西周初年,但是这枚编钟是春秋末年铸造的。”

  “所以这里的“白”,在春秋人眼里,通“伯”字应该是没问题的。”

  陈翰认同的点点头。

  这个说法还是很合理的,“白”通“伯”的例子在其他铭文中也有不少。

  而且周代铭文也确实喜欢这么记载,“伯X”“仲X”之类的人名屡见不鲜。

  这里铭文里的“白括”,应该是名字叫做括的长子,并不是他的名字就叫伯括。

  这种铭文上记载的“名字”,并不是本人真名或者全名的情况,在夏商周时期都很常见。

  比如,商王们经常用天干地里的“甲乙丙丁”来取名,并不一定说明他们真的本名就叫天乙、太丁、太甲、武丁之类的。

  现在学术界有部分学者认为。

  这里的“甲乙丙丁”也许只是一种祭祀名,是这些帝王死后,后人给他们从天干里选择一个日子来当做祭祀日期,类似于宗周后来的庙号。

  因为商的祭祀文化很浓郁,不像周朝只祭祀几代祖先。

  这样就导致同时要祭祀的祖先太多了,为了避免混乱,就为这些先王们按照十天干来祭祀。

  比如成汤,记载的名字叫履,但是在甲骨文里却叫“大乙”,说明商人是在乙日祭司他的,而前面的“大”,也是核算日期的一种方法。

  大乙、帝乙、小乙、祖乙分别代表了每一月不同的乙日,这样就不会搞混了。

  纣王也是这样,他“纣”的谥号是周王室给的,人家自己可不叫自己纣王,他名为受,死后商人给他定下的祭祀日期是“辛”,所以他也叫帝辛。

  不过在商之前的夏,以及之后的周,名字里带天干的,可能就真的是名了。

  比如夏后胤甲、孔甲、履癸,以及后来的曾侯乙之类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夏朝的君主名字也有太康、少康,说明这里的胤甲、孔甲也只是名字。

  只有殷商,出土的甲骨文里,提到的王都是用天干来记载,所以学者才认为,这名字就是个祭祀名,非本名。

  而两周时期,例如“周公”“召公”,还有这个编钟上的“南公”,也都是一种尊名,不是真正的本名。

  “白括”,也只是形容“长子括”,而非真的就姓白名括。

  李教授这么一解释,陈翰立马就豁然开朗了。

  名字叫白括的人,确实不见于西周史料之中。

  但是,一开始陈翰是连蒙带猜的认为这个字是“括”字的。

  现在和李教授交谈了一下后,他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个字。

  “李教授,您看这个“括”字,会不会不是“括”,而是“适”字啊?”陈翰有些兴奋的追问道。

  “你是说?”李教授眼睛一亮,一字一顿的说道:“南宫适!”

  李教授立马抓过铭文拓印,凑到眼前仔细分辨。

  “括”字的形成其实是比较晚的,之前并没有甲骨文、金文写法的出土。

  所以其他研究员拿着《金文编》并没有对照找到这个字的破译。

  陈翰和李教授这才在这尝试破解。

  现在陈翰提到了“适”字,立马也给了李教授灵感。

  他细细识别着铭文上的这个复杂大篆,喃喃自语道:

  “适,甲骨文由“帝“和“止“构成。”

  ““止“甲骨文、金文、小篆都像人的脚趾形,隶书定为“止“、本义为脚。”

  “后来金文把“适“字下面的“止“改为“口“,战国文字在左侧加上了“彳”字旁。”

  “这个大篆有“帝”和“口”,也有“止”也有一个类似“彳”和“亻”的字形。”

  “但是却多了一个竹字头!”

  喃喃自语了一会,李教授才肯定道:“如果是伯适的话,一切都可以解释了!”

  “《论语·微子》曰: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翳。”www.jieyidazhiye.com

  “周初的八大士中,就有一位叫做伯适的人。”

  “而经过考究,伯适应当为南宫适!”

  ”据《史记》记载,南宫适是武王兴周灭纣时的贤臣,周武王灭商后,命南宫适拆掉纣王所建的鹿台,打开纣王的粮仓,以赈济贫弱奴隶。”

  “他与太颠、闳夭、散宜生同称为是文王四友,同时也是武王的治臣十人之一!”

  “而且他还是成王的辅国重臣之一!”

  “昔成王之为孺子,出则周公、召公、太史佚,入则大颠,闳夭、南宫适、散宜生,左右前后,礼无违者,故成王一日即位,天下旷然太平。”

  “南宫适身历文王、武王、成王三世,是西周创业时期的重要谋臣和大将。”

  “如果这里的铭文确实是“伯适”二字,并且还左右辅佐文、武二王,那这个伯适只有可能是南宫适了!”

  “而且他既然被尊称为“南宫”,那之前从盗墓贼手上追缴,以及海外回流的一些青铜器,铭文上的“南公”作何解也清晰了!”

  陈翰笑容满面的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南宫适,这位可是一位大名人。

  陈翰最早认识他的时候,并不是通过那些深奥的历史文献,而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古典小说,《封神演义》!

  在《封神演义》中,就有南宫适登场。

  在书里,南宫适与散宜生齐名,是西歧元老,官拜大将军。

  西伯侯遭殷纣王软禁的时候,南宫适曾经去探望他,并且通过计谋,成功解救了文王。

  之后的封神之战,更是屡次出场参与大战,只是在小说里南宫适不会法术,所以没有杨戬、哪吒等人出彩。

  只是在文王还没伐商的前期出场比较多,算是《封神演义》里的一位前期重要配角。

  到了后期仙神大战的时候,基本上就被遗忘了,成了背景板角色。

  但是在真实历史上,这位南宫适可是文王和武王最重要的重臣。

  地位可以比肩汉之萧何,唐之郭子仪,明之刘伯温,都是开国重臣!

  只是在史书上,并没有纪录南宫适后来的结局。

  现在文峰塔M1号墓的编钟上,却是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

  原来,南宫适在南方裂土受封,建立了曾国!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顾屈的满级考古大师最快更新

一百零五章 文王四友,治臣十人!免费阅读.https://www.jieyidazhiye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