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伊文学网>其它小说>朱高煦朱元璋>第17章 兴亡百姓苦
  “传朝廷旨意,明岁二月初一,大树营镇辖下杨柳井、杨树湾、杨柳河三村及村民迁往云南大理洱海卫,汝等各自通传,及时变卖土地、耕牛及农具、屋舍。”

  “入云南后,当地衙门会发放耕牛、耕地和农具给你们。”

  大树营镇的土路上,上元县派来的小吏站在一辆牛车上,对四周通传了朝廷的旨意。

  他的话一出,人群之中的许多百姓脸色惨白,而朱高煦也恰好凑上前听到了内容。

  他本欲想要询问小吏,但小吏没给他机会,宣读完后便带着两名衙役离去了。

  只是在离去前,他着衙役在草棚的一块木牌上贴上了朝廷的告示。杰伊文学网

  许多人见状,当即凑了过去,但却没有几个能读解的人。

  朱高煦示意杨展,杨展见状这才上前诵读出了上面的内容,具体和刚才小吏宣传的差不多,只是小吏说的比较直接和白话,而告示比较文绉绉的。

  “老天爷啊!”

  这边杨展才读完内容,一些经受不住打击的百姓就跪在地上哀嚎了起来,旁边的百姓也是一脸怜悯的看着他们。

  “这三村人可倒了大霉了,去云南那种鬼地方,不知道还能不能活到明年年底。”

  前番与朱高煦聊天的汉子一脸怜悯的看着哭嚎的三村村民,而朱高煦则是表情复杂。

  他很清楚云南对大明及后世的意义,先不说云南不稳则西南不稳,西南不稳则湖广、西北不稳。

  单单云南之中的铜矿、银矿及金矿,就能解决眼下大明的不少问题。

  只是,这些东西都是站在国家层面的事情。

  对于生活在南京的这些普通百姓来说,好不容易过了二十几年好日子,结果现在朝廷一纸书文下来,他们就得举村迁移。

  眼下不是后世,从南京迁移前往云南,若是朝廷给的待遇好些的还能坐船,不好就只能徒步了。

  两千多公里道路,徒步走过去,三村百姓不知有多少人家要面对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局面。

  朱高煦望着那些嚎啕大哭,甚至哭晕过去的三村百姓,他不知道作何言语,只能转身离开了此地。

  杨展见他离去,也连忙背着菜篮与他离去。

  街市上许多人都往他们这里赶来,而他们身后的人又纷纷焦虑离去。

  一刻钟前还热闹非凡的大树营街市,眼下却人流稀疏,一副冷清样。

  街道两侧的许多脚商和商户也不好受,三村百姓起码两千多人。

  少了这两千多人,他们的收入恐怕要下降不少,而这样的下降则是需要数年、十数年才能恢复的。

  因此,不少门类重叠的商家也在焦虑的讨论着今后的生意问题。

  瞧着一纸通文造成的局面,朱高煦一路无言,直到走出镇口,从看守镇口兵卒那里领回了驴车,踏上了返回大教场的道路,朱高煦才稍微精神了一些。

  驾车的杨展瞧着朱高煦的模样,也不免安慰道:

  “殿下您放心吧,我听王瑄那厮说过,大理是个好地方,此前比昆明府还好。”

  “这三村村民若是能抵达,日子也不会比在京城差太多的。”

  杨展的安慰在朱高煦听来寥寥胜无,从南京到云南,日子怎么可能不下降?

  只是杨展说的确实没错,毕竟是农耕社会,如果朝廷能履行发放田地、耕牛、农具的承诺,那三村百姓的生活起码还能有最基本的保障。

  可是,这种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感觉,对于朱高煦来说,即便是旁观者,也足够窒息。

  “我若不是穿越到朱高煦身上,而是穿越到三村百姓身上,恐怕眼下的我也只能乖乖俯首,听从官府安排。”

  “只是即便我是朱高煦,但面对朱允炆、朱元璋,我又有什么反抗能力呢?”朱高煦不免遐想。

  自从穿越而来,他似乎心里就有一种紧迫感。

  这种紧迫感督促着他进步,或者说督促着他不得不进步。

  他如果表现的不如历史上的朱高煦,那燕藩的下场不会比历史上被削的那五藩好太多。

  眼下的生活将会一去不复返,甚至性命都难以保全。

  每每想到这里,朱高煦都只能逼迫着自己去努力学习兵法,不断地了解这个时代。

  “殿下,到了。”

  “嗯?”杨展的声音将朱高煦拉回了现实,他抬头一看,果然看到了自家的小院。

  理清思绪,朱高煦跳下驴车后将后院门打开,随后看杨展将车赶进去。

  院里的王瑄听到动静,当即也马不停蹄的赶到后院,帮忙下车。

  至于朱高煦,他合上后院门,插上门栓之后便向着前院走去,王瑄二人也习以为常。

  只是几个呼吸,朱高煦就来到了书房,而书房内部相比较半个月前,则是多了一个摆在书桌一旁的沙盘。

  沙盘长宽五尺有余,内里布置十分简陋。

  朱高煦拿着石头做山川,用砂土做平原,草皮做树林,河沙做河流,以此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大明沙盘。

  由于沙盘太小,因此朱高煦只能用一条条写了府名的竹条作为城池。

  二百余州、府尽数在沙盘上,大明局势一览无余。

  除此之外,沙盘靠北的位置还留有三分之一的面积作为北元盘踞之地的漠北。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明与北元之间,仅有部分地方有小段的土坝作为长城,大部分地方是没有长城的。

  至于原因,主要在于唐宋元三朝各自并没有大修长城,而朱元璋继任正统后,也只是在一些先要地区修建了小段长城。

  眼下的明长城,规模甚至不如战国时期的燕赵长城。

  不过,这也能说明朱元璋对自己军事布置的自信。

  朱高煦清楚,自己想要在老朱那里表现出彩,那就必须弄清楚朱元璋的军事布置,并说出一番道理。

  因此,怎么研究老朱的军事布置,继而为其解决办法,讨其欢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想到此处,朱高煦不由得眯了眯眼睛,目光在沙盘上不断扫视:

  “那么……先从哪里开始?”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靖难攻略的朱高煦朱元璋最快更新

第17章 兴亡百姓苦免费阅读.https://www.jieyidazhiye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