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郑和来访。

  李弘壁亲自出迎,这倒是让郑和有些受宠若惊。

  直到走进了大堂,郑和这才恭恭敬敬地向李弘壁躬身行礼。

  “肃王殿下,多谢了!”

  “郑和如今已经卸掉了宫中差事,准备前去龙江船厂与汝南侯汇合。”

  李弘壁闻言眉头一皱,急忙上前将他给扶了起来。

  “郑公这莫非是看不起我李弘壁?”

  “你我相识于微末,那个时候的李弘壁,还只是个国公世子,而郑公却已经是内廷大珰了,那时的郑公尚且可以与我李弘壁平等相交,难道今日的郑公就做不到了吗?”

  听到这话,郑和心中感慨万千,眼眶都有些发红。

  “肃王……”

  “还是唤我弘壁吧,这样亲切些!”

  李弘壁大笑着阻止了他,然后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郑和也顺势而为,坐下后开口道。

  “弘壁,不瞒你说,我这心里面一直惴惴不安。”

  “因为我确实不知该如何行事,对水师出海这些事情全都是一窍不通啊!”

  说实话,郑和现在确实心中不安。

  他确实颇有智计和武略,但他毕竟只是个宫廷内臣,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宫里面度过,对水师以及出海事宜根本就不了解,更别提作为正使统帅上万水师舰队出海远航了!

  这就好比你让一个体育老师突然前去教学生高数,他不慌才是怪事,这根本就不在一个赛道上面嘛!

  李弘壁见状笑着安抚道,然后也是正色开口,将他所知的全部出海知识一一道出。

  “其实出海这件事情,确实很是麻烦。”

  “一名合格的航海家往返于汪洋无际波涛山涌的大海中,对于各地路程远近、方向、海上的风云气候、海流、潮汐涨退、各地方的沙线水道、礁石隐现、停泊处所水的深浅以及海底情况,都要熟悉……”

  “航海家要知道路程远近和方向,是不消说的了;还得知道风云气候,不仅台风飓气,就是平常的风暴、风向不对,也足以使海船大大为难,此外海流、潮汐也很重要,比如那落漈,渔民往往为之色变,即是一例……”

  “另外还有海船抛舡,怕碰上铁板沙、沉礁,也要知道停泊处所是泥底、石底还是石剑,怕走椗或弄断椗索。所以一定要知道水道、沙线、沉礁、泥底、石底、水深水浅等等……”

  “诸如此类,这是一本很复杂又细致的账,掌握不了,就无从在大海中航行!”

  听完这些,郑和更是眉头紧锁。

  因为他对这些事情,压根就全然不知,犹如一场白得不能再白的白纸。

  李弘壁取出了一本小册子递给郑和,后者恭敬接过认真查看了起来。

  而郑和在看的同时,李弘壁也在一边讲解,这一聊就是两个多时辰。

  这两个多时辰,大多数时候都是李弘壁在讲自己对海外所知道的一些东西,郑和听得极其认真。

  至于组建舰队的事情,反而聊了一会就已经商定了大的方向,剩下的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就可以了,不用郑和去操心。

  郑和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尽快熟悉这些船舶海洋知识,以及熟悉各类远航知识,比如在茫茫大海上面遇到突发疾病应该怎么处理,比如船队出海的淡水食物应该如何保存等等,一系列知识全都被李弘壁写进了这本小册子里面。

  李弘壁看得很是欣慰,思绪也有些翻飞。

  事实上,大明能够完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性壮举,本身就是一次意外罢了。

  基于华夏历代王朝的地缘政治思想,上到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都秉持着那“中土居中、瀛海四环”的观念,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不止是大明,历朝历代的华夏子民,一直受传统地理观“中土居中,瀛海四环”的影响,以致于他们本能地认为中土大地就是世界的中心。

  而且中国帝王确立的是“中式宗主观”,也就是说儒家搞出来的那一套“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更是成了这种观念的思想舆论依据!

  帝王,即天子,作为天的儿子,受命于天!

  除了领有中土直接统治外,天下的其它地方也全归天子统驭和教化,是为天下共主。

  那都是老天爷的儿子了,老天爷还能把好地方给其他人吗?

  自然不会,所以中土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就是老天爷给天子的膏腴之地,除了中土之外的那些地方,全都是蛮荒之地、贫瘠之地、化外之地!

  加之儒家“尊王攘夷”、“怀柔远人”、“尚德抑武”这些思想言论的洗礼之下,导致华夏历代帝王那都是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

  “不治夷狄”是他们的传统观念,“统而不治”、“抚而不治”是他们的常用手段!

  说得直白点,我实力比你强,但我不会暴力强权欺负侵略你,而是要用仁德感化你,让你主动认我做老大,让你沐浴在我的教化之下对我称臣纳贡!

  守着中土这自家三亩地,历代帝王就高兴得合不拢腿了,哪里还有心思东征西讨。

  然而这种思想造成的最严重后果,就是华夏子民一直缺乏海权观念,缺乏对海洋战略价值的重视,是典型的大陆性地缘政治观。

  原本中国并不是缺乏航海传统的国家,至迟在春秋时代就有了海上运输和海军,可惜因为这种中土宗主国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儒家搞出的那一系列思想言论,直接就粉碎了海权思想诞生的可能!

  三宝太监郑和,是第一个具备对海洋的战略眼光之人,郑和带着一批同样拥有海上探险精神的同袍战友,先后七下西洋,他们曾深入前人从未涉足的海域,他们实际上是进入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的第一批航海家,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海洋先驱者!

  然而,偏偏郑和是个太监,副使王景弘也是个太监,这一批古所罕见的航海家们几乎都是备受歧视的宦官,所以他们的成功只能加重文臣缙绅对航海的敌视。

  毕竟,宦官阉人是帝王的鹰犬,而不是他们文臣缙绅的鹰犬。

  宦官阉人取得的成就,获得的利益,跟他们文臣缙绅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所以在宣德年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的时候,文臣缙绅不断进言劝谏宣德皇帝朱瞻基,终于让这个永乐大帝的好圣孙放弃了海外扩张的企图,强行将郑和召回,而郑和也失去了所有精气神,病逝于归国途中。

  这之后,无敌于世的大明水师被闲置,先进舰队泡在海港中渐渐烂掉,历经郑和船队数十年舍生忘死才得到的珍贵航海资料被刘大夏销毁(藏匿),大明全方面停止建造远洋舰船,全力严禁打击海外私人贸易,将近在咫尺的制海权拱手让与他人!

  如日中天的大明水师,直接就被一下子打回了原形,甚至比之先前处境还要凄惨!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文臣缙绅想要的,不只是让大明水师烂掉,而是一直烂掉!

  任何人想要重建大明水师,想要开海解禁,那都是他们的敌人!

  而大明水师烂掉之后,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国丧失了东南亚的控制权,中国北印度洋朝贡贸易圈的崩溃,大明水师三十年的苦心经营化为乌有,中国不但丧失了成为世界性帝国的机会,而且丧失了海上的军事屏障和贸易通道,最终彻底丧失掉了海权!

  等到若干年之后,等到西方列强的坚船大炮,浩浩荡荡地登陆中国沿海时,这群沉浸在天朝上国幻梦中的帝王将相,这才终于明白了,海权到底有多么重要!

  李弘壁既然来了,那他绝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帝王将相依旧活在梦里!

  大明既然拥有无敌于世的水师,那就自然应该掌控海权,走上一条海上争霸之路!

  「今日第二更,兄弟们多多投票支持,万分感谢!!」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的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猪儿梦虫最快更新

第633章 海权免费阅读.https://www.jieyidazhiye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