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伊文学网>其它小说>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猪儿梦虫>第799章老学究之文气
  毕竟是肃王李弘壁交代的任务。

  朱肇煇不敢怠慢,所以特意在圣城之外连夜差人搭建好了一处亭苑,还安排上了数千座位。

  李弘壁何许人也?

  当朝肃王殿下!

  执掌神机营的大将军!

  皇帝陛下的绝对心腹!

  而且疑似皇帝陛下的……私生子!

  所以在这个永乐朝,没有任何一个人,胆敢轻视肃王李弘壁!

  他可不是什么没有实权的藩王宗亲,而是一位手握重权的实权王爷!

  这就是肃王李弘壁的特殊性,也是他敢于弘扬科学撼动名教的底气所在!

  等到李弘壁、姚广孝与杨士奇一行人抵达时,里外几层已是人山人海。

  “四哥,这边,专门给你留了个雅间,既可避免被他人认出,又可俯视全局,观察众人表现!”

  瞧见李弘壁到了,朱肇煇如同狗腿子般立马上前,带着众人从特殊通道直达雅间,已有两名俏丽侍女温酒煮茶,待遇比之外面坐着小板凳的硕儒名流不知好出了多少。

  李弘壁一屁股坐了下去,满意地点了点头。

  “肇煇,你有心了,那就准备开始吧!”

  朱肇煇闻言心中一动,当即领命而去。

  此刻亭苑之内,中央坐着二人,正是科学魁首解缙与程朱士绅领袖刘季篪。

  解缙身后则站着朱勇、徐钦、丘松、顾兴祖等人科学弟子,神采奕奕地立于解缙身后。

  刘季篪身后则是黄淮、胡广、金幼孜等大儒名士,一个个如同老学究一般,满脸肃穆,横眉冷目,不苟言笑,腰背挺得笔直,苍老的面孔之上不见丝毫感情色彩。

  李弘壁见状心中不免腻歪到了极点,没好气地讥讽道:“呵,皓首匹夫,苍髯老贼,这些个老学究,一心死记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懵懵懂懂,糊里糊涂,朝廷养士取士,培养出来的就是这种货色吗?”

  一旁端坐的杨士奇闻言一愣,随即只有摇头苦笑,根本不敢接话。

  且不说黄淮、胡广、金幼孜等人都是他杨士奇的同僚,单论科学和儒学之争,杨士奇就是立场在后者。

  毕竟他也是不折不扣的名教子弟,读了一辈子程朱,学了一辈子程朱,哪能就这么离经叛道啊!

  所以,对于科学,杨士奇是持怀疑态度的,这也是他今日前来的真正原因。

  解缙这个人,杨士奇比谁都要了解,才华横溢,心高气傲,目中无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恃才放旷的大儒名士,却在极短时间内就改头换面,离经叛道,就连杨士奇也难以理解。

  今日他倒是想要看看,肃王李弘壁推崇的这个科学,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李弘壁突然玩心大起,回想起一篇讽刺文章,当即挥笔就墨写了下来,而后递交给杨士奇,坏笑道:“士奇,送去给解缙,让他作为开场白,念一念!”

  杨士奇闻言一愣,接过文章起身离去,却是忍不住低头看了看,岂料下一秒便被惊得面色涨红,苦笑连连。

  姚广孝见状也来了兴趣,好奇地探头一看,随后没好气地瞪了李弘壁一眼。

  这个得意弟子,真是恶趣味十足啊!

  他这文章篇幅虽小,可讥讽十足!

  只怕等这篇充满讽刺鄙夷的文章被解缙高声念出,那刘季篪、黄淮等人当场就会被气个半死,哪里还有心情继续论道。

  “你这家伙,还真是……顽劣不改啊!”

  李弘壁无所谓的摊了摊手,笑道:“咱们气势可不能输啊!”

  片刻之后,朱肇煇身着锦绣华服走到亭苑中央,身旁还站着一个神情倨傲的中年人。

  环顾左右,朱肇煇而后朗声高喝道:“本王乃是当朝鲁王朱肇煇,这位是当代衍圣公孔公鉴!”

  一身布衣的孔公鉴当即朝着四方行礼,算是在天下儒生面前露了个面,不过他言行举止间却是十分倨傲,显然这位圣人血裔根本就没把这场学术辩论,甚至是在场众人放在眼里!

  朱肇煇顿了顿,嘴角泛起戏谑笑容。

  “那么今日科学与名教的学术之争,就此开始吧!”

  解缙率先开口,沉声道:“缙有一位好友作了一篇文章,正所谓“奇文共欣赏”,还请诸君点评一二!”

  闻听此言,众人神情顿时变得诡异了起来。

  尤其是刘季篪、黄淮等老学究,心中更是生出了一丝不安之感。

  在场众人连带着鲁王朱肇煇在内,都是读书人,读的书越多,懂的道理就越多,而读书人就越是敏感。

  所以解缙说了这么一句与论道无关的话语,那自然不只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在读书人听来也许有着更深层的含义。

  可不等他们多想,解缙当即掏出了那篇李弘壁亲作的文章,轻咳两声,高声念道:“有老学究夜行,忽遇其亡友。”

  老学究?

  这是什么意思?

  是指年纪交大且对文学或文化有一定造诣的老儒吗?

  刘季篪与黄淮对视了一眼,尽皆不明白这“老学究”是何意,只能耐着性子继续听下去。

  “学究素刚直,亦不怖畏,问:‘君何往?’”

  “曰:‘吾为冥吏,至南村有所勾摄,适同路耳。’因并行。至一破屋,鬼曰:‘此文士庐也。’问何以知之。曰:‘凡人白昼营营,性灵泪没。惟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沏,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其状缥缈缤纷,烂如锦绣。学如郑、孔,文如屈、宋、班、马者,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次者数丈,次者数尺,以渐而差,极下者亦荧荧如一灯,照映户牖。人不能见,惟鬼神见之耳。此室上光芒高七八尺,以是而知。’”

  故事讲到这儿,一众硕儒鸿儒忍不住抚须赞叹,作出此文章之人,的确身怀大才,将读书人的学识文气描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堪称妙绝。

  郑、孔即是汉代经学大师郑玄与孔安国,屈、宋则是文学大家屈原、宋玉,班、马即指史学大家班固、司马迁。

  此四人皆是一世大家,文气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

  听到此处,刘季篪等老学究终于放下心来,确定这篇文章乃是弘扬文教,故而专心致志地继续往下听着。

  李弘壁见状心中大笑不止,姚广孝和杨士奇的神情也变得古怪了起来。

  只见解缙继续高声念道:“学究问:‘我读书一生,睡中光芒当几许?’”

  读书一生,文气当几许?

  这是在场所有儒生都想得到答案的问题,毕竟文气就是才气,代表着个人学识。

  “鬼嗫嚅良久曰:‘昨过君塾,君方昼寝。见君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云密雾中。实未见光芒,不敢妄语。’学究怒叱之。鬼大笑而去。”jieyidazhiye.com

  在场众儒闻言一愣,随后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文气如在浓云密雾中?

  字字化黑烟?

  实未见光芒?

  这……这太娘的……这是讽刺自己啊?

  借鬼狐,谈人世,这才是作出这篇文章之人的真正目的。

  老学究迂阔自负,一心死记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懵懵懂懂,糊里糊涂,正如文中所描写的:“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云密雾中。”

  不但如此,老学究还缺乏自知之明,结果被鬼友捉弄一场,老学究恼羞成怒,鬼朋友扬长而去,文字轻松,意趣诙谐,令人发噱。

  而在场文人儒生,哪个又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死记圣贤书”的老学究?

  这篇文章篇幅虽小,却是道人所未道,言人所未言,以文雅的形式含蓄地进行极致的辛辣嘲讽,意味深长,入木三分,令刘季篪、黄淮等人脸色顿时涨红了起来。

  解缙这个混账东西,真是……岂有此理!

  他竟在这种场合写文章嘲讽自己!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的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猪儿梦虫最快更新

第799章老学究之文气免费阅读.https://www.jieyidazhiye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