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之感,和老师《内篇》之言一致。”
“而我正心之中又多了仁德,故此我心暖热。”
“这即是仁心炙热。”
“胥先生曾说,凡有仁心者,不因世态而改性,一意固守仁道。”
“成仁者,身可杀,心不得诛,道不能毁,即‘仁者无敌’所在。”
“如今我感受到仁义之温,君心气神通,见身性流光……”
“此正心境地与之前明经境,真是天差地别。”
“如‘入学’到‘成学’……”
“学业有成,还要笃行不怠,便是第三重境‘乾道’。”
“乾道者,君子终日乾乾。”
……
通达正心后,刘彦细细体会感悟内在变化。
最直观之感,便是心窍暖热。
过去他能做到‘心见’,以自己之心见他人之心。
亦能做到‘观念’,即是‘以不动心,见心念动’。
但他不能时常感知自心温度。
人之所以感知心冷心热,在于人情的变化。
受伤时知‘心冷’,感动时知‘心热’。
而刘彦现在,能在感情未动之时,而知‘君心炽热’。
其温来自心中仁德,他能直观感觉到仁心流光。
此光即是气,此气乃精气、心气、意气、神气,直通周身九窍,致整个内在温暖如春。
使他‘人得静,心得正,身得安,神思聪,耳目明’。
这一切都是实质的感受,更有灵明之感存玄妙之处。
那灵明之感,乃统御之感。
犹如内在意志统御自身性命,全气全神,皆由夫志。
譬如孟子讲浩然正气时,所言【夫志,气之帅也】
刘彦正心之后,就像一身精气有了统帅,志心有了神明,而他即是驾驭之人。
“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正心,方能驾驭夫志,笃行至诚,把握神气!”
一念思量,刘彦再添明悟。
内视身学,见此前积攒的三千文光消耗一空,只剩一盏文灯明亮心窍。
那些文光全部浸入身性,如水浇筑田地,而非从身体中消失。
现在他根性得文光水润,以后便能自然生长,而且根源可以储水了,积攒文光不再受限制。
刘彦之所三千文光合根性,是因为三千文光是明经的瓶颈。
达到三千之数心窍就饱和了,即是‘明经圆满’。
所以需要正心明德,以三千文光浸润身性,使身性产生俱备【德】,有德有容,有容乃大。
今后,他可心窍只存一盏明灯。
明悟道理所得文光可储于身性之中,把根性作为蓄水之地,亦能借着文光不断的温养德性,明明德。
“翻山见通途,道路宽阔了。”
睁开眼眸,刘彦一语抒发。
他起身推开书房门,背手而立,门前望天。
眼眸与日相映,身气与风交汇,上下与自然融合,给人予正和静的感受。
南房众女止住话音,众眸透过门窗聚于此君身上。
三郡主神目如洗,刷去神灵中刘世才旧貌,换成当下所见新貌。
与妹道:“他神气德行俱新,必是通达所致,此时观君子顶天立地,乃正心之故。”
七郡主道:“我看不止于此,他身上气蕴藏仁和,他身形显现中正……”
“我猜是其魂风骨之形,合入了身骨。其身性仁义,合入了正心。”
“其正心有仁义,乃真正明德。”
“儒家三达德【智仁勇】,他已得其一。”
两位郡主细声谈话。
李怜云、阿九一字不漏的听过在耳中,各拥欣喜看着郎君、公子。
那边刘郎感应眸光,引归神思,转顾相视。
其目视如同清水,众女皆感舒适。
怜云起身迎出去,笑颜相接:“夫君今日更上一层楼,妾身恭喜夫君。”
刘彦把手托住娘子,笑道:“路漫漫其修远兮,跨过这座山,更见前路长。日后还要笃志前行。”
“不过,今日通达,确实快哉!”
听君子畅快之言,众女各是好神采。
刘彦请她们入书房叙话,问四位郡主来意。
七郡主道:“爹爹多为你想,今日让我们过来问你几个问题,想助你自解而悟,不想你自悟明德了。”
“可惜爹爹失了人情!”
刘彦闻言笑道:“人来即是情义,何故言失?不知师兄要考我什么?”
三郡主说:“父亲出了四题两问,四题分别是【格物】【致知】【亲善】【诚意】、两问是【夫志】【正道】。”
“父亲说,这些都是你身学所具备的,一定能答出来,答完必有所得。”
刘彦坐思‘四题两问’,少时道:“师兄所言不虚,”
“四题答完我可‘明德’,二问用意则在于让我明白‘道义可加正心,夫志作为主帅’。”jieyidazhiye.com
“真是聪明,你说的与我爹爹所言,分毫不差。”
八郡主出口夸赞。
六郡主问:“君可都做到了?”
刘彦点头应和其言,喝口冷茶把正心后感悟、所获讲与她们知。
说完,请郡主回府转告相君‘今夜他领娘子拜府,叙谈所得,求教后学’。
三郡主笑颜点头,领众妹回东湖。
她们走后,刘彦和怜云商议‘回门’之事,定下今日拜岳父,又问这两日家中事。
阿九说:“这两日家里无事,就是那边丈人等得急。见娘子三日未回门,昨日派人来问。”
“此外,东乡周慕白登门拜府,送来结婚请帖,邀请公子佳期赴宴。”
刘彦问:“他与匡娘佳期定在几日?”
阿九道:“腊月初十,就是后天。”
刘彦点点头:“初十正好无事,可去东乡吃喜酒。母亲去何处了?”
怜云接话回道:“今日腊八,母亲领小妹去白雀寺布施,为夫君讨腊八粥。”
“妾身本欲相随,但母亲不让,说新婚之女不可让客人看。”
“妾身就叫素儿、明儿跟着同去。”
两人顺着话题而谈。
不久听院里说话声,母亲、表妹她们回来了,一同进家的还有慧静法师。
刘彦出门见母,告知娘亲:“孩儿得正心了。”
老夫人甚是高兴,上下打量儿郎,感觉气貌有变化,仔细看又没变化。
唯有慧静眼目明亮。
她秉持心中般若明灯,能照见君子身正气和,山势更显,举手投足意气相随。
称赞道:“公子正心,竹节更显。”
此赞誉恰到好处点明变化,没有虚言浮华之词。
老夫人怕儿子饿着,忙叫丫鬟把腊八粥盛出来。
刘彦也的确饿了,吃着佛家五味粥,与母亲、慧静法师谈论正心所得。
……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士心本尊的聊斋狐婿最快更新
第287章 感悟变化免费阅读.https://www.jieyidazhiye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