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伊文学网>都市小说>我在北大学考古>第169章:1978我不知道会遇见你
  苏亦看过《西安半坡》这本发掘报告。

  也了解过当年那一段的发掘的相关历史。

  因为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遗址博物馆就是在半坡建成的,他之前在河宕遗址实习,为了推动河宕遗址建立广东瓷都博物馆,可没少查半坡遗址博物馆的资料。

  当年,高铭先生他们这一届学生是北大考古专业的学生第一次去西安实习。上面的前几届,都是在洛阳,比如著名的洛阳烧沟汉墓发掘就有不少北大学生的身影。

  当时,北大的学生到西安以后,是入住中科院西北分院当中,因为,当年西安考古所还没成立,只有西北分院。

  其实,当年中科院西安分院也没正式成立,只有中科院西北分院筹委会西安办事处。

  之所以只剩办事处,那是因为1956年4月西北分院筹委会迁往兰州,西北分院筹委会搬迁兰州的同时,在西安建国路仁爱巷7号设立了中科院西北分院筹委会西安办事处,编制20人,实际人数13人,规格为地师级,负责人为梁得柱。

  这些都是中科院西安分院的历史。

  之所以介绍这些,那是因为后来的西安考古所就是在西安分院的下属机构。

  仁爱巷是一个好地方,邻近张学良公馆。

  1956年九月,北大考古专业的一帮学生就从北京出发前往西安。

  那年九月份,昔年阴雨连绵,工地无法开工。

  石兴邦先生带着一帮北大的学生在西安到处参观。

  西安城内的历史古迹,几乎都逛了一个遍。

  钟楼、鼓楼、碑林、城外的大雁塔、小雁塔、阿房宫以及秦始皇陵和华清池,这些西安的名胜古迹,当年高铭先生他们都逛了遍。

  因为是九月份下旬到的西安,很快就撞到国庆节了。

  石兴邦先生便安排同学们在新城广场以东的马路边看热闹。

  这段经历,让苏亦极为羡慕。就算是他也没机会把西安这些地方都逛完。

  当年,北大学生住在西北分院还发生一件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大事。

  因为当年正在上演老舍先生的剧作《西望长安》,描写的是五十年代的一个真骗子,骗身份,骗荣誉,骗飞机票,骗生活补助费,欺骗组织,欺骗群众,骗了三年,最后,终于被抓起来了。

  这么说,有点太多干巴巴。

  其实这部话剧,葛大爷也曾经演过。

  他饰演的一瘸一拐的栗晚成,自称曾经当过团参谋长,并亲自参加淮海战役,与敌人打白刃战,导致左腿受伤、脖子里还残留一颗子弹,被誉以“英雄”称号,担任安康民政科科员,随后被派入西北干训班学习农业技术。

  曾在安康担任民政科科员的栗晚成,混进西北干训班一个多月后,就用抗美援朝英雄的谎言,让其他成员对他佩服不已并为他举行热烈欢送会。

  一崇拜者还特意为他制作一根上好的桃木棍,方便他行走。

  事实上,栗晚成并未参加抗美援朝,而是想以此获得“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中南农林部所有人都知道栗晚成与两位美国兵打白刃战的英雄事迹,尤其是玉晴。漂亮的玉晴从小崇拜英雄,并立志要嫁给英雄,因此对栗晚成的经历崇拜不已,并心生爱慕。

  她相信栗晚成说的每一句话,并相信他还会做更伟大的英雄。

  栗晚成以看望旧识农林所杨主任为名,从兰州转往西安,殊不知公安处已经开始怀疑并调查他的底细。

  经过农林处林处长、曾经的干训班成员、北京小护士等人的指证,以及档案资料的调查,公安处唐处长引蛇出洞,将栗晚成的骗局在众人面前曝光,让栗晚成乖乖承认“冒充英雄”的罪名。

  葛大爷版本的《西望长安》完全就是一部荒诞喜剧。

  那么好端端的,高铭先生为什么会提及这部话剧。

  其实是有原因的。

  因为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就曾经多次骗取西北分院的办公室梁得柱的信任,可谓是屡屡受骗,还不自知。

  这部话剧,让梁主任在西安极为出名。

  在北大一众学生的记忆之中,也极为深刻。

  国庆以后,天气开始晴朗。

  同学们才逐渐转移到半坡,分散住在当地一个叫堡子村的村民家中。

  明明是半坡遗址,北大的学生们为住在堡子村而不是半坡村之中,那是因为整个半坡遗址紧邻堡子村,相反距离半坡村稍微有点远。

  可为什么最终这个遗址会被命名为半坡遗址,而非堡子遗址。

  这就是石兴邦先生的选择了。

  估计是石先生觉得“半坡”两个字较为典雅,苏亦才命名为“半坡遗址”。

  那么堡子遗址就很土吗?

  也不见得。

  但这些命名就是在于发掘者的一念之差。

  对于苏亦他们这些后辈来说,肯定是觉得半坡遗址亲切,也会觉得半坡这个名字很好听,很典雅。

  因为这是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从接触到半坡遗址,就以半坡命名,就好比仰韶遗址,听了那么多年,你要是改成另外一个名字,就非常不习惯,而且极为别捏的事情。

  半坡遗址的发掘,不仅仅是命名方式,由石兴邦命名,半坡遗址的发掘方式也充满时代特色。

  因为半坡遗址发掘是大面积的揭露的,就是探方连成一大片的发掘,也是中国第一次连成片的大面积揭露。

  在次之前,殷墟的发掘还是用用探沟式的,而且当年殷墟发掘的时候,也并没有怼一次遗址进行全面揭露,都是从遗址做局部揭露。

  那么半坡遗址为啥弄一个大面积揭露?

  主要跟时代有关系。

  因为当时完全就是借鉴苏联的发掘经验来进行遗址发掘的,当年,石先生主持遗址发掘的时候,案头还曾经放着苏联女考古学帕谢克发掘特黎波里遗址的报告,好多地方都模仿特黎波里的发掘的经验。

  新闻还报道,半坡遗址的发掘就是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第一次进行全面揭露。

  发掘都模仿苏联经验,是不是说明石兴邦的田野技术不行?

  并非如此,能够独立主持这样一个大型遗址的发掘,石先生的田野技术自然没话说。

  他考古所培养的中青代代表人物。

  当年,辉县发掘,石先生跟安先生,还有王仲殊以及王伯洪四位年轻人,在编写报告的时候,梁思永指导安志敏,夏鼐指导王仲殊,郭宝钧指导王伯洪,苏秉琦指导石兴邦。

  这四人之中,王伯洪是商周考古专家,并于1955年担任考古所丰镐考古队首任队长,负责西周都邑丰镐遗址的发掘工作;安志敏是著名的史前考古和商周考古专家,先后主持或参加了郑州二里岗、陕县庙底沟和洛阳中州路等著名遗址的发掘工作;王仲殊则成长为汉代考古权威,并继夏鼐先生之后担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jieyidazhiye.com

  而石兴邦后来回到陕西,主持发掘了著名的半坡遗址,并长期担任陕西考古研究所所长,主导了陕西的考古工作。

  甚至,有种说法,当时辉县的发掘就是为锻炼这四位年轻人的田野发掘技术的,这种考古所重要培养的中青代,田野技术怎么可能差。

  要在西安考古系统混,都离不开石先生的影响。

  前世,苏亦曾经看过石兴邦先生口述著作《石兴邦:叩访远古的村庄》这是石兴邦先生唯一的口述著作。

  这本书几乎记录了石先生关于考古事业一生的重要事件,想要了解石先生,这本书就是最好的选择。

  半坡遗址的发掘在中国考古发掘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不仅如此,半坡遗址还弄出了国内第一个遗址博物馆。

  之所以那么轰动,那就是因为北大的学生参与发掘的时候,一位叫王世民的学生曾经提议在发掘工地上举办一次成果展览。

  这次,展览可谓是轰动一时。

  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到了后面陈总跟胡总都亲自到半坡视察。1956年,陈总视察发掘工作并批示拨款30万元建立博物馆,名为“陕西博物馆半坡村分馆”。

  这个博物馆,可以说开创了中国遗址博物馆的先河。

  半坡遗址的发掘过程之中开创了太多的第一次了。

  然而,要说半坡有什么不足,就是撞上这个年代了。到了后半部分,发掘队的负责人已经不是石兴邦先生了,石先生的话语权被剥夺了。

  弄到后面,都跟大*进扯上关系。考古遗址发掘,跟时代特色扯上关系,还弄出一个中国特色发掘方式,探方还要越大越好,到了后面变成外行来主导发掘。

  领导人换了好几拨。

  发掘的时间跨度太久。

  导致半坡遗址的发掘报告质量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太好,那么好的遗址,发掘过程之中,状况百出,发掘报告编写过程之中不少出土物跟资料都遗失,造成极大的遗憾。

  这也是为什么高铭先生不想太过深入聊半坡遗址实习的细节。

  高铭先生关于半坡实习的故事,并没有说完,他只是说了曾经在半坡过春节,其中,经理过什么细节,高先生并没有深入。

  但,整个过程高铭先生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有的。

  俞先生还特意跟他们分享当年在半坡遗址上关于高铭先生的故事。

  半坡遗址发掘时候,其中一个炊事员就是考古所发掘队长期雇佣的一个大师傅,他的厨艺非常高,早年曾经在安阳袁家花园和史语所发掘团掌勺,解放后考古所辉县等发掘期间也都讲他请过来掌勺。

  为什么特意强调这位厉害的王师傅呢?

  因为发掘队还有另外一个厨艺极差的师傅。平时他都不掌勺,只是负责打下手,恰好元旦聚餐,厨艺高的大师傅已经回家了。

  结果,大家都不让另外一位师傅做饭,而是让高铭先生亲自掌勺。

  然后高铭先生亲自做了两三桌极为丰盛的晚餐。

  也因为这事,大家的师生都直到高铭先生厨艺很好。

  因此这一次,苏亦他们仨登门拜访的时候,做饭的并没有高铭先生的妻子,而是高铭先生亲自下厨。

  难怪吕遵锷先生在楼道口跟高铭先生打招呼的时候,还曾经调侃说,等会回来要过来蹭饭吃,敢情高铭先生的厨艺在北大考古专业的老师群体已经广受好评。

  半坡遗址的故事,很精彩。

  发掘成果也丰富。

  在社会上也获得极高的关注度。

  但,跟苏亦的关系,已经不大了。

  因为未来几十年内,半坡遗址基本上不需要在发掘了。

  一般遗址的发掘,都是配合国家的基础建设的,除非被偷盗严重的墓葬,不然,很少会去主动去发掘。

  比如之前苏亦去实习的河宕遗址,所以被发现,就是因为农业学大寨的缘故。

  而半坡遗址,也是因为1953年,在西安灞桥发电厂的选址过程中被发现的。

  除了五十年代的这几次的发掘以外,直到2002年-2005年,配合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造工程建设的随工清理中,发现了祭祀等重要遗迹和石砚等重要遗物。

  此外,半坡遗址已经发掘完毕。

  这种情况之下,苏亦他们基本上不可能去半坡遗址实习了。

  不能去半坡遗址实习,有些遗憾,但遗憾也不大,因为半坡遗址博物馆就在那里,有机会去西安,再次走访西北分院所在的仁爱巷,重走当年高铭先生他们走过的路,应该也是一种向师长们的致敬。

  毕竟,五十年代,同样是北大的学子们,曾经在西安这所城市之中留下他们极为重要的足迹。

  跟定陵一样,苏亦觉得自己这段时间,跟半坡遗址打交道的次数太多了。

  他在河宕遗址举办的成果展,就是借鉴半坡遗址现场展览的经验,他推动的河宕遗址广东瓷都博物馆,也是借鉴了半坡遗址博物馆的思路。

  心想着,寒假有机会的话,可以跑一趟西安,去一趟半坡看看。

  返回北大的路上,苏亦骑车单车,载着许婉韵跟在马世昌的后面。

  突然就想唱歌了。

  歌词是这样写的。

  “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

  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

  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

  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

  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

  就算我没有稼轩同一般的才华

  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

  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

  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

  ……”

  好巧,这首歌唱的就是西安。

  一座苏亦很喜欢的城市。

  或者说,很多这是一座考古人都喜欢的城市。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莫鞑的我在北大学考古最快更新

第169章:1978我不知道会遇见你免费阅读.https://www.jieyidazhiye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