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由校真想把东林党、齐楚浙党等派,全部都驱逐出朝堂,只需下一道中旨,就能将他们全部赶走。
但空缺那般多的官位,以及赶走这批诸党的官员,所产生的相应影响,会给大明上下运转造成伤害。
党争的本质,不是东林党、齐楚浙党等派,他们想要干什么,而是他们背后代表的守旧派群体。
就算赶走东林党,还会出现西林党,斗争这种现象,是不会随打压的出现,而彻底消失不见的。
斗争无处不在。
斗争不会消散。
所以当大明的皇帝,就要懂得制衡之术,叫诸派人才为自己所用,并在斗争过程中,剪除掉那些枝枝蔓蔓,去除掉那些糟粕。
乾清宫,东暖阁。
“陛下,如果朝廷废除匠籍,真的能明确下来,那筹建官办诸厂的效率,是否能加快一些?”
总河孙居相坐在凳子上,情绪有些激动,“特别是生产水泥的工坊,臣恳请陛下能多筹建一些,这对治河工程是有极大成效的。
永定河系、黄河、运河、江淮这些长江以北的主要河道,倘若能层次分明的修筑堤防体系,厘清修守制度,明确河工建设,那对大明的江山社稷,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啊。”
“卿家不必这般激动。”
朱由校伸手宽慰道:“涉及官办诸厂的筹建和发展,朕必然倾注精力和财力,特别是用于治河方面的,肯定会加紧筹建。
治河,是维系江山社稷的根本。
多少年来,因为黄河泛滥,形成大片的黄泛区,死伤百姓无算,吞没良田无数,还威胁运河安危。
不过在朕看来,治河不单是治理黄河和运河,像永定河系、江淮这些主要河道,都要规模的进行治理。”
成规模的水利设施筹建和规划,是摆在朱由校面前的难题,特别是黄河、运河这些主要江河,修筑起来的难度之大,超乎了寻常人的想象。
一句简单的话,就是拿着大把的银子,朝这些江河里去砸,这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有所改善的。
这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去朝着一条清晰的主脉络,持续性的投入和改建。
大明的水利人才太匮乏了。
一想到今后频生的灾害,朱由校就感到头疼。
“当前总河这边,向各地颁布的举荐公函,都落实没有?”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看向孙居相说道:“只要是懂得治河的,哪怕是底层百姓,只要能做出政绩,都能授予相应官职,治河跟其他不一样,朝廷必须要重视起来。”www.jieyidazhiye.com
“都落实了。”
孙居相微微欠身道:“各地布政使司,都向京城呈递回函了,只要发现知晓治河者,都会举荐到治河巡抚衙门。
此外黄河治河巡抚左光斗,还呈递相应奏疏,言明培养治河人才的重要性。
像潘司空生前所著《河防一览》、《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等,都要当做治河的教材……”
听着孙居相所言,朱由校微微点头。
潘季驯的确是治河大才,其提出的束水冲沙法,是非常超前的治河思想,这甚至影响鞑清的治河理念。
对大明的河道治理,朱由校已单独设立行政体系,在朝的总河,地方的三大总督和诸治河巡抚,形成一个体系分明的班底,以此治理大明的诸多江河。
而在朝所设内政部,下辖的赈灾公署,以后会随各地灾情的加剧,在地方设立赈灾行署,构建起一个赈灾行政体系。
治河和赈灾,在大明的文官群体眼里,那就是肥差,是能上下其手,捞取到难以想象的财富的。
至于说捞取这部分银子,会叫大明治下多少百姓惨死,就跟他们这些人没关系了。
黎庶嘛,死了就死吧。
反正大明最不缺的就是黎庶。
朱由校恰恰是看到这些危害,所以才提前布局筹设新衙署,以此减轻贪赃枉法,尽快叫大明有所改变。
朱由校心里也清楚,筹建的新衙署体系,必然也会发生贪赃枉法,可这却能追责到人,不像大明先前那般,赈灾和治河都是混乱的。
治理当前的大明,最需要的就是秩序,就是要形成体系,这样哪一块出现问题,就能精准的排查问题,而非像无头苍蝇般乱撞。
“左光斗所呈奏疏朕也看了。”
朱由校收敛心神,伸手道:“朕考虑了一下,可以这样办,像你们总河这边,在京筹建大明河政学院。
地方所设三大治河总督和治河巡抚,在驻地筹建地方河政学院,比如黄河河政学院、江淮河政学院等等。
总而言之就一个核心目的。
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培养治河人才,充实地方所设的诸治河队伍,要叫大明的河政平稳起来。
涉及河政学院筹建一事,不必走国库的路子,从内帑直接调拨粮饷,先把这批河政学院筹建起来。”
“陛下英明!”
孙居相忙站起身来,拱手作揖道。
见孙居相这般,朱由校笑着摇起头来,他这算什么英明,这本就是应该做的事情,要是河政治理不好,对大明造成的伤害太大了。
“对了,关于河政学院所传授的教材要充实,不能局限于一家之说,要海纳百川,要集思广益。”
朱由校想到了什么,伸手道:“一个人的见解,终究是有局限性的,治河跟其他领域不同,这里面所蕴含的道道太多了。
就像朕吧,连治河的皮毛都不懂。
所以要叫前来进修的学子,都清楚什么是治河,到底该怎样治河,只有他们懂了,没有局限性,那才能把治河做好。”
“臣遵旨。”
孙居相再拜道。
涉及治河的那些门道,朱由校心里并不清楚,但他却知晓一点,要集百家之长,编撰出属于大明的治河教材。
有了这一核心思想后,朱由校始终坚信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河政学院培养出的人才,只会越来越多。
像别的事情都能缓,唯独河政这一块不能缓,甚至朱由校都做好准备,只要是河政学院出来的人才,都授予相应的官职,哪怕没有参加科举,也要授予官职,毕竟治河跟治理地方不一样。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天涯逍遥的大明第一帝最快更新
第二百四十章:何以治国(2)免费阅读.https://www.jieyidazhiye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