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听心理医生这种事儿找谁呢?

  别无他选,自然是找沈云云了。

  她人脉广嘛。

  最重要的是,祝蹊怕现在国内并没有心理医生这职业,连医生都稀缺呢,更别说国人一直都不怎么重视的心理方向的医生了。

  陆明雪这心理状态,保不定得找个老外来看看了。

  “你的意思是明雪这是生病了?”

  沈云云的确是在外交世家里长大的,她眼界够开阔,但仅限于她感兴趣的方面,祝蹊说的这些说法,她还真是第一回听。

  祝蹊:“因为她原本生活的环境比较单纯,所以对人心没什么防备,先是家里遭遇变故,后是被渣男欺骗,中间还穿插着不少男人因觊觎她的美色所做的种种,没有防备,自然就直接被攻击了内心,所以现在应该是对陌生男性有应激反应。”

  沈云云一边听一边点头:“的确,以明雪的性子,在当初那个环境当中还是很容易有心理阴影的。”

  “不过我没有听说过心理医生的说法,我回家去先问问我哥,看看他有没有听过。”

  心理医生这个名词就是个新鲜玩意儿,沈云云怕是也知道,祝蹊来寻求帮助,可能要的就是她们家常年来经常接触海外人员的便利。

  祝蹊:“那就拜托你们啦。”

  “这有什么的,难道明雪不是我的朋友吗?”

  沈云云表示这些都是小事儿。

  真正的大事应该是,沈云云拉过祝蹊就小声说:“前段时间不是程嘉树经常往咱们学校跑吗?”

  祝蹊不知道她要说什么,但是涉及到了程嘉树,那还是需要慎重一点。

  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这么久,可以说是混的如鱼得水,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连男女主都可以不放在眼里了,这丰功伟绩不少,单单就只被程嘉树利用过一次。

  祝蹊写小说的,自然知道有的宿命感就叫作不一样的就是爱情,但是呢,祝蹊可不是写感情流的小说作者,所以这条定律可以直接删掉了。

  爱个大头鬼,她就看程嘉树这家伙有鬼!

  所以当下,祝蹊就像是跟沈云云在地下党交头一样,点点头。

  是的,程嘉树前段时间的确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成天往京大跑,但凡是祝蹊去找沈云云的时候,都能碰到这人。

  沈云云:“他是过来邀请温爷爷参与一个科研项目的,说是研究什么工业塑料的?好像是这么说,具体的不清楚。”

  难得有个理科项目祝蹊这个文科生能插上嘴的,她就问:“塑料不是化学学科的吗?我记得温教授是物理系的?”

  说起这个,沈云云那语气就突然变得极为骄傲:“那你是不知道,温爷爷他很厉害呢,虽然是咱们学校物理学的教授,但他本人还是很精通化学专业的,据说之前咱们国家的塑料项目就是他主持的。”

  所以这会儿开启全新的,但是又能算得上是重启的项目,要把温教授喊回来。

  祝蹊:“......这么牛的啊。”真不愧是小说世界,随便遇到的一个教授都是这样的人才。

  沈云云:“温爷爷本来就厉害,唉,不说这个,就说这个项目吧,温爷爷问过我,说我想不想跟着一起学习。”

  这下祝蹊更是瞠目结舌:“可是你就算是修双学位,另外一个不也是物理学吗?难道你还要学一个化学?”

  沈云云叹了一口气:“可不就是说嘛,我就是因为这儿才犹豫的,我怕我的精力到时候会不够,但是又觉得这次的机会实在是难得,我这样错过了会很可惜。”

  这可是跟国家项目的机会,研究的是新型材料,要是有了结果,那在国家发展史上都能被记上一笔的。

  试问,哪个搞科研的人不想要有这样的机会?

  沈云云跟祝蹊一样,早早地就已经决定好了将来要走什么道路,她现在又是学数学又是学物理的,就是为了成为科研大佬在努力呢,现在有机会亲自参与,哪怕只是帮忙端茶送水,那也很让人心动啊!www.jieyidazhiye.com

  祝蹊觉得,当沈云云开始犹豫的时候,她自个儿心里或许就已经有了答案。

  所以呢,她就直接了当地说:“跟大佬一起搞科研的机会也就现在了,但是你搞常规学习的机会可不少,看你怎么选择咯。”

  沈云云哭笑不得:“你说是看我怎么选择了,但说这个话不就是帮我做出了选择吗?”

  祝蹊好无辜的:“难道这不是你心里的答案?”

  像她这样的小天使,当然不能让沈云云做自己不乐意的事儿了。

  沈云云:“就你鸡贼。”

  祝蹊嘿嘿笑两声,没做出回答,只说:“没想到程嘉树还能有这本事,当初他在我们机械厂,搞得都是机械构造的开发,现在居然也去搞化学了。”

  沈云云:“我当时听温爷爷说这件事的时候也跟你一个反应,也是温爷爷说,既然他有精通物理化学的本事,怎么别人就不可能有呢?总之不要太高看自己,但也不要太低估了别人。”

  这话说的,祝蹊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还小有心虚呢。

  谁不知道她祝蹊就是靠自信闯江湖的啊?

  这不就是高看自己低估别人吗?

  沈云云见她这样,觉得好笑:“又没说你,再说了,你那是自信,有什么错?”

  只要没有到自负的程度,人自信一点那都是好的,沈云云觉得自己从前就是缺少自信,这才被朱宣几句话给指使得团团转。

  所以像祝蹊这样的自信,她还是很认可的。

  祝蹊:“你能知道我的好,我还是很欣慰的。”

  沈云云:“......倒也不必这么自恋。”

  祝蹊哈哈大笑。

  从沈云云那儿回到宿舍后,她立马投入到了新书的创作当中。

  虽然还处在写大纲的阶段,但写大纲怎么就不算创作呢?

  不得不说,院子给人的动力果然是最强大的,祝蹊现在惦记着陆明雪家那院子呢,觉得自己怎么样也该推推进度了。

  上了大学后,虽然有个杂志社给她忙活,但比起在华视台那段日子来,她还真的算是悠闲的了。

  现在想想,明雪已经快要找到人生目标了,现在正在尝试着朝想要成为的自己努力,云云就不用说了,人家早就有目标了,现在是直接朝着自己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只有自己,仅仅只是完成了初步的阶段性目标,距离自己的最终目标还远着呢。

  祝蹊狠狠地唾弃了一番自己的堕落,然后就全身心投入到了创作当中。

  一晃眼,暑假如期而至。

  *

  《明天》成功发行了四期,其中包括了一期暑期特刊。这份杂志在京大的读者群众基本上已经固定了,大面上已经覆盖了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这其中大半自然都是文学社科类专业的学生,但也不缺理工类学科的学生。

  祝蹊对杂志在京大的覆盖面并不算满意,在她看来,《明天》在京大的覆盖率至少要在今年内达到百分之八十才算是比较成功。她本人还是比较务实的,很清楚杂志的覆盖面难以达到百分百,至少学校里不少经济条件有限的人就不可能为了看杂志出这份钱,并且当校园里《明天》逐渐多起来,他们完全可以借阅,没有必要单独买。

  在这种情况下,祝蹊是不可能为了杂志的销量,去想法子制止借阅的,这就不是正常人能做出来的事儿。

  除了经济条件限制的,杂志最大面没覆盖到的人群,就是那些专心学习的了。

  比如沈云云。

  哪怕《明天》是好姐妹祝蹊开办的杂志,沈云云也没有那个兴趣去看,比起看各种文学性质的文章,她还是更乐意看各种论文。

  加上外交世家出身,沈云云阅读外文论文一点儿压力都没有,有国外数不胜数的研究结果等着她去学习呢,哪里有空来看《明天》里写的那些“风花雪月”。

  不过这类人跟经济条件限制的那部分人不同,他们属于是潜在市场,想要吸引他们购买杂志,只需要在杂志中开设一个专栏“学术篇”就可以完美解决了。

  祝蹊心里有对策,但没有完全说出来,倒不是想要特地卖关子,主要还是得锻炼自己手下的兵的能力,不能有什么事儿她都给办好了,这样其他人得不到进步,她的负担反而会越来越重。

  “苏师姐统计出来市场数据大家想必都看过了,数据很清晰也很明了,想必大家都能看出来咱们的问题在哪里。”假前最后一次会议,祝蹊就干脆把做新选题的任务交代下去了,“反正咱们暑期特刊已经发行了,大家伙儿假期也没有审稿任务了,不如就根据目前的市场数据,各自做一个选题策划,等开学后开策划会讨论一下。”

  “这个没问题吧?”

  一整个暑期的时间,总不能两个策划都出不来吧?

  以蔡颦颦为首的编辑们在祝蹊的带领下还是很有自信的,当即就应:“没问题!”

  大家伙儿对《明天》的事儿还是很上心的。

  能不上心吗?

  且不说当初愿意参加招聘考试的人大多都是对文学很感兴趣的,就是加入到这个团体后,群体氛围这么好,也容易产生归属感。

  当然,让她们这么上心的主要原因还是“《明天》杂志社专项勤工俭学补贴”。

  好好工作,不仅能够看到自己参与编辑的杂志成品,还能拿到“工资”。这成就感不用多说,体现在杂志社上边呢就是大家伙儿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甚至在蔡颦颦成功拉来文具厂的赞助后,又有两个编辑自发主动地去联系自己有人脉的厂子,问赞助的事儿了。

  也就是杂志社的广告位不够多,不然她们都可能凑齐赞助商召唤神龙了......

  开完假前最后一个会,祝蹊就直奔邮局去了。

  没错,经过她半个学期的努力,终于把《我朝》存稿了大概三万字。别看就三万字,那也得看看她这半个学期做的大纲有多详实,从时代背景到权力构成,从家国情怀到儿女情长,每个信息点都很是详细,每条线都有具体的安排。

  不仅大纲详细,这还是祝蹊第一次写常规性的细纲。

  因为是权谋文,哪怕其中有感情元素,但那也是用来锦上添花的。权谋文嘛,最重要的还得是严谨,不然你一个计策出来还能被读者挑出bug来,那得多尴尬?

  所以写这本书,祝蹊要的就不是临时的灵感发挥了,而是严密性、逻辑性,这时候,写细纲就十分必要了。

  只有安排详尽的细纲在手,等开始码字的时候才不会落下伏笔和偏离主线,也更不用担心到时候被读者挑出bug了。

  当然,准备这么齐全,还有个原因是,现在发表作品跟当初在异世界发表可不一样——真的中稿后,在报纸上开始刊登了,人家纸媒可不能随时修改错处,错了就错了,回头都圆不回来的那种。

  所以,不出错就成了首要的任务了。

  而且,不出错是首要任务,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我朝》因为整体的风格背景是古代,还是偏正剧的作品,对文字要求就很高,祝蹊写这本书的时候可没有写《青春》这种爽文的速度,这三万字都是反复斟酌、推敲之后才最终定稿的。

  好在现在所有文艺类的报纸、刊物,更新最频繁的也就是旬刊了,要跟百姓报那样每天刊发,祝蹊应该是写不赢的。

  看来,跟后世那些写得又厉害,还能保证日更的大神选手比,自己还是有点差距的。

  祝蹊表示,这个时候该谦虚还是得谦虚的。

  但在她把自己前三万字的文稿以及后续的大纲寄出去后,她的心态又变了——我这本《我朝》写得这么牛逼,总不能宋凝这么没眼光吧?

  这可比《青春》牛逼多了!

  祝蹊壮志踌躇,完全忽略掉,宋凝作为总编,是不会参与初步审稿的。

  就算是这篇稿子没上,那也不是宋凝的眼光问题。

  久违的紧张和忐忑,就这样重新回到了祝蹊的心情状态中。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祝珉的七零之穿书后我绑定了作家助手最快更新

第124章 没眼光免费阅读.https://www.jieyidazhiye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