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宋、元的积累,到了大明已经逐渐成熟、稳定。
王守敬乘坐大船,没有想象中那么颠簸。
哪怕经历暴风雨,宝船也有一定的抗衡能力。
船头两侧,有通往船舱内的通道。
当方形船头颠簸在浪谷时,海水会从此进人。
而当船头漂浮在浪尖上时,水又从两侧排出,以此来缓减船的颠簸。
光是桅杆,就有十几米高。
这种巨型帆船,只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只能顺风航行。
完全是按照沿海季风设计的,无法完成超距离远航。
船上有很多工匠,分工不同。
包括捻缝工、帆匠、修锚和修泵匠、脚手架工、木匠、桐油漆工、石匠等等。
最丰富的还要数食物!
中原的粮食,多种多样。
船上自然也不例外,主食有大豆、面粉、小米和大米。
还有新鲜的蔬菜、水果。
以卷心菜、芜菁、竹笋、葡萄、桃子为主。
这些食物,能够避免远航中缺乏微量元素,导致坏血病的产生。
远航中的水手减员非常恐怖,自然灾害只是其中一部分。
坏血病是所有航海士的噩梦。
因此,船上的大豆,必不可少。
它们可以制成美味的卷芽菜(豆芽)、豆浆、豆腐等等。
这时候的医学,还不知道什么是维生素,但大明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豆芽防治坏血病,船上还准备了酸橙、柠檬、橘子、柚子和椰子等。
船上的稻米是不允许脱壳的,米糠可以预防软脚病。
这样的探险能力,超出了西方世界一大截。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根本没有坏血病和软脚病的烦恼。
此次航行,汇聚了各种各样的科技。
除了王守敬提供的经纬度算法,船员还有北斗星和罗盘,进行精准航行,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宋、元留下来的古老知识了。
“我在和安南官员的交谈中,收到了他们对陈祖义的检举。”
“陈祖义的舰队,曾劫掠这一片海域,造成了几千人的伤亡。”
郑和心平气和地诉说此事,心里则在暗自衡量,如何将这个祸害除掉。
这家伙在南洋的威望,竟在大明天子之上,简直不可饶恕。
王守敬心中了然,难怪郑和如此火急火燎。
陈祖义快成为心腹之患了。
舰队抵达占城后,郑和与王景弘进行了交接。
王守敬不愿参与到啰嗦的交流中,只是在船上等待。
廖镛收集了全部的航行日志,进行分析。
“基本的航行,已经没有问题了。”
“这些崽子们,还是很聪明了。”
“只是不知道海战,会变成什么样。”
王守敬含笑看向廖镛,气定神闲道:
“我军器械占优,数量占优,没理由打不赢。”
廖镛叹息一声,道:“这可未必,起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后来了解到了安南的火器。他们的火铳尤巧,不在大明之下。”
他向王守敬展示了一杆神机铳,性能十分稳定。
“大明花费了很多精力进行改造,没想到小小安南,也有如此能工巧匠。”廖镛震撼道。
王守敬忽然想起,朱棣征服安南后,征召了很多工匠制造火器,取长补短逐步完善了神机营的装备。
后来才有神机营的大显神威。
“多派遣商队和安南接触,最好能够挖走几个工匠,不惜代价。”王守敬下定决心。
“正有此意。”廖镛赞同道。
舰队在占城停留一段时间后,在南海布置石碑的勘探船只,也纷纷前来复命。
王守敬一瞅,大概有两百多座岛屿,记录在案。
距离《万岛图》,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这只是一个噱头,最主要还是为大明开疆拓土。
现在的岛屿,还没有太大的战略价值。
等到大航海时代开启,有了竞争。
岛屿将成为财富的象征,关乎一国海疆。
明军立碑文为证,还有《万岛图》记载大致的样貌,以及经纬度。
以后这就是大明的疆土,谁都无法强夺。
王守敬和郑和商议后,派遣舰队将《万岛图》,送往京师。
……
南京。
奉天殿。
朱棣正处理宁波府的奏折。
魏宗接管了一切政务,有条不紊。
临行前,王守敬已安排妥当,确保万无一失。
宁波府和市舶司都是朱棣的心头肉。
单独拎出来,赋税都快赶上整个江南了。
明年宁波府的土地改造完成,朱棣将进入稳定的收割期。
光是宁波府,就能提供近千万两的赋税,还没有加上市舶司的盈利。
这是何等地恐怖?
朱棣的投入,没有白费,还被王守敬放大了几十倍、上百倍。
如果魏宗能够守下这一份基业,朱棣不介意提拔他。
王守敬是个人才,不可能一直停留在一府之地。
随着权势的扩大,他能够为大明赚取的利益,也将成倍地增长。
句容一县,宁波一府。
接下来朱棣完全可以放心地将一省之地,交付给王守敬。
只是以王守敬的性格,这一省之地的格局恐怕会大变。
朱棣承担的压力,也会成倍地增长。
想让王守敬收敛,几乎没有可能。
因为最需要这一份能力的,不是别人,恰恰是朱棣。
朱棣刚登基不足一年,他处理江南水灾、河南蝗灾游刃有余的底气在于钱财充足。
如果没有王守敬的折腾,很难想象朱棣的日子会过得多么艰难。
朝廷也将困苦。
“陛下!”
“大明舰队传回了消息。”
太监总管王忠毕恭毕敬地汇报,尽量压低了声音。
朱棣一望朝臣,没有理会他们,快速地接过郑和的奏折。
安南、占城的访问,中规中矩。
朱棣很清楚里面的状况,直到看到《万岛图》,他止不住地心潮澎湃。
这些岛屿,在中原王朝看来,都是不毛之地。
没什么值得称颂的!
可在朱棣看来,完全不一样。
他治下的大明,第一年就开始扩张领土了。
建文帝能够做到吗?
给他一万年,也做不到啊!
“哈哈哈!”
“郑和好样的,王守敬好样的!”
朱棣心情舒畅,爽朗地大笑着。
群臣不明所以,尴尬地齐齐望向朱棣。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世家千年的大明:方孝孺第十族,朕杀不得?最快更新
第142章《万岛图》与大明的南海免费阅读.https://www.jieyidazhiye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